顯示具有 移民 / 培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移民 / 培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11/30

第二屆跨國移民之美:記錄,他們的遷徙之路


第二屆跨國移民之美:記錄,他們的遷徙之路

或為了追尋夢想,或為了滿足渴望,他們遷徙、再遷徙,直至遇見那謙卑地憧憬著的美好。2012年冬日,穿越邊界,打開所有感官,與我們一起感受流動的生命風景。

●活動地點:高雄市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六樓大禮堂

●參與對象:對於本議題有興趣之一般民眾

2012/09/17

【新聞報導 金門日報】2012.09.17 多元文化親職講座李縣長盼新移民朋友融入社會家庭


多元文化親職講座李縣長盼新移民朋友融入社會家庭

2012/9/17
記者李增汪/金城報導
  「新移民家庭教育」多元文化交流~打開世界的窗生活親職講座昨日在文化局舉辦,縣長李沃士親切和參加的新移民家庭致意。(李增汪攝)(在新視窗開始原尺寸圖片)

   由金門縣政府教育局主辦的「新移民家庭教育」多元文化交流~打開世界的窗生活親職講座,昨日移地在金門縣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辦,縣長李沃士撥冗到場向參加的新移民家庭致意,強調透過參與不同研習的學習成長,希望有助新移民融入金門社會和家庭,多年後金門未來的政壇,也能有新移民之子成為金門的領導幹部產生。

2012/09/16

【新聞報導 金門日報】2012.09.16 新移民親職講座昨登場


新移民親職講座昨登場
2012/9/16
記者李金鎗/金寧報導

為增進本縣居民及初次入境新移民對跨國婚姻認識並瞭解臺灣家庭文化與功能,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辦理新移民家庭教育「多元文化交流~打開世界的窗」生活親職講座,昨日上午在金寧中小學活動中心舉行,希冀藉由專業講師經驗之傳承,加強新移民家庭教育知能,提供新移民家庭婚姻教育、家人溝通等必要學習協助,透過多元文化交流的學習與認識,提昇國人及外籍配偶之台灣家人瞭解來自不同國籍的文化與差異,進而學習尊重、包容與接納,共建美好家庭生活。

2012/01/09

【新聞分享】成立週年來去華語協會:尊重學習主體成趨勢


作者:李思瑩 | 教育廣播電台 – 201219

什麼是「移動學習」?在臺灣又有哪些移動學習的現象,不斷在這塊土地上產生變化?社團法人台灣來去華語協會成立滿一年,8日上午於高雄市鳳山區忠孝國小策展年度成果,點出台灣的「移動學習」在全球化下所產生的現象。

2011/12/31

【政府入口網-女性館專欄文章】跨越國界‧臺灣相逢


寫在前面:Esteban受邀在政府入口網女性館撰寫12月新移民專題文章,目前文章已經刊登在網站,歡迎好朋友們點選連結閱讀。底下的標題是我原本取的題目,文章最後的題目訂為「跨越國界‧臺灣相逢」。

跨國姊妹、在地情誼:與新移民姊妹一同編織多采的百衲被

作者:黃國祥

我的願望(作者:裴香,萬華社大新移民中文班越南裔學員。)

如果我的願望可實現,親人能在我身邊。和我們一起過年,陪我們一起聊天。
如果我的願望可實現,給我多一點時間。讓我能認真賺錢,帶爸媽來我這邊。
如果我的願望可實現,讓我和同學見面。讓我們能像之前,一起歡樂到極限。
如果我的願望可實現,我會願世界太平。
願孩子健康和聰明,大人工作心安寧,家庭圓滿一條心。



2011/10/24

【新聞分享】國中小新移民子女 4年增加逾1倍

台灣立報2011-10-23【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行政院主計處21日公布,民國99學年度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學生比率為7.2%,人數較95學年增加超過1倍。

據教育部統計,民國99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為17.6萬人,占全體7.2%。而在95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為8萬167人。

民國99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中,國小為14.9萬人,國中為2.8萬人,分別占全體國小、國中學生的9.8%及3.0%,較95學年增加5.8及2.0個百分點。按各縣市觀察,占國中小學生比率以離島縣市較高,連江縣外籍配偶子女占國小、國中比率分達 25.3%、15.7%最高,金門縣及澎湖縣次之,台中市則僅占5.2%及1.7%。

2011/06/07

2011.06.03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新移民週活動報導

放下社會與自身原有的框架
【第三部門研究中心訊】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六月初辦理新移民週,3日舉辦新移民暨服務學習座談,希望透過公共性、服務、非營利組織及社區等不同切入觀點,邀請大家傾聽新移民與台灣社會產生的共鳴。

2011/06/03

【政治大學】新移民週─新移民暨服務學習座談

Esteban受邀到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辦的「新移民週」座談會,分享萬華社大新移民共學社群的經營方式與服務經驗。歡迎對新移民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來聆聽Esteban的分享。

15:15~16:45 綜合座談Ⅱ 從社區觀點看新移民服務形式

主持人:鄭秀娟 / 文山社大校長
★主講人:黃國祥 / 萬華社區大學新移民課程召集人
★主講人:曾寧旖 / 文山區忠順里里長

2011/04/05

【新聞分享】推動「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

國民教育司  100-04-05

隨著國際地球村時代的來臨,臺灣地區跨國婚姻相較於早期,比例甚高,隨著新移民人數近年來的成長,新移民子女人數也愈來愈多,因此新移民子女教育的相關問題,越來越被社會重視。

依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新移民子女人數在92學年度只有3萬人,至98學年度則突破15萬人,故未來幾年新移民子女人數在國民教育階段仍將逐年增加,為因應新移民子女人數逐年成長,協助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課業輔導及親師溝通等課題,教育部特於教育白皮書中列入「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其重點如下:

2011/01/19

2011.01.19 【大紀元日報 POWER公民專欄】促進新住民與台灣文化交流的黃國祥

文/冉先玲

黃國祥因為關心女性議題而接觸到了新移民研究,因緣際會來到社大開設新移民中文學習課程已四年,在陪伴女性移民學習的過程中,也幫助她們在台灣擁有獨特的生活方式。

黃國祥為了新移民所開設的「快樂學中文」課程,當初的目的是希望她們來台灣不要只有家庭生活,除了擴大她們的世界外,也藉由學習中文了解他們,並幫助新移民在台灣生活的方式,了解台灣相關的知識及訊息,也認識更多台灣民眾以及同鄉的姊妹或是不同國家的配偶。

2010/12/31

【2011社大開講】在空中與Esteban相遇

Esteban不定期接受【2011社大開講】廣播節目的專訪,在節目中討論新移民心靈成長議題。從2008年度首次接受專訪至今,已經累積了超過8次專訪。Esteban特別將這些專訪的收聽網頁整理出來,歡迎好朋友點選下列連結收聽:

2010年度【2100社大開講】
跨國婚姻的壓力(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新住民的家鄉(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2009年度【2100社大開講】
新移民心理學(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跨國婚姻的壓力(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悲傷過後(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2008年度【2100社大開講】
新移民姊妹班(請點選左邊連結收聽)

說明(摘自台北市社大聯網):【 2100社大開講】廣播節目,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13所社區大學與臺北廣播電台共同製播,多年來於FM93.1〈臺北廣播電台〉每週一至週五晚上09:05-10:00 播出,節目相當多元豐富,自2006年1月起至現場節目的前一個月期間所製播的節目皆可於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網站點選收聽,適合民眾在家終身學習,提升生活知能。

2010/11/26

2010.11 Esteban接受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專訪

Esteban本週接受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主持人丹萱專訪,談新移民的親職教養碰到的難題和因應方式,以及泰國和柬埔寨非常有當地特色的水燈節。歡迎對新移民議題和東南亞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屆時在網路上或收音機收聽。

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FM93.1(網路電台線上收聽

2010年12月07日(二)21:00 ~ 22:00
          主題 ~ 新移民的親職教養

2010年12月14日(二)21:00 ~ 22:00
          主題 ~ 我的母親我的河:泰國與柬埔寨的水燈節

2010/11/14

【夢想進行式】祝福並支持台灣來去華語協會(ATLH)

寄件者 Blogger 圖片
Esteban很榮幸受邀成為台灣來去華語協會(ATLH)的發起人,今天Esteban參與台灣來去華語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期待並祝福ATLH於年底前,順利成立。

台灣來去華語協會 Association of Taiwan Lai-Qu Huayu

一、 成立背景
在語言能力躍然成為國家軟實力指標之一,科技不斷挑戰與形塑新學習模式,跨國移動與接觸也日益密集之際,當前台灣政府及民間組織雖已瞭解語言於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投入相當多得資源及資金進行研究或開發,呈現百家爭鳴的榮景。但是,一個跨單位、跨領域及跨國際的整合平台卻未曾出現。有鑑於此,本會成立之宗旨,在於研究、開展與引領華語在全球人類生活、文化、移動、人權、科技與創新等至少六大層面之角色、功能及現象探討。希望透過台灣來去華語協會之力量,研究、開展與引領華語於全球人類之多元文化、語言人權及科技與教學創新等層面影響之下的角色、功能及現象。此亦為本協會名為「來去華語」之故,「來去」一詞表示移動,且其同時存於閩南語及客家語兩種語言,「來去華語」即有在語言間穿梭、思考與行動之意涵。

二、 成立宗旨
本會成立之宗旨,在於研究、開展與引領華語在全球人類生活、文化、移動、人權、科技與創新等至少六大層面之角色、功能及現象探討。本會在會務推動上,目前分為「語言生活與文化」、「語言移動與人權」、「語言科技與創新」等三組。

(一)「語言生活與文化」組所研究、開展與引領的是華語在全球人類之多元生活與文化等層面影響之下的角色、功能及現象。
(二)「語言移動與人權」組所研究、開展與引領的是華語在全球移民與語言人權等層面影響之下的角色、功能及現象。
(三)「語言科技與創新」組所研究、開展與引領的是華語在全球科技與教育創新等層面影響之下的角色、功能及現象。

2010/10/21

2010.08.27【聯維新聞】超夯東南亞女子天團 新移民成果展盛大開唱

Esteban今年七月受邀到位於萬華區的新移民會館,教導新移民朋友學習中文。除了開業式的新聞報導(請點選連結觀賞)外,課程結業式當天,聯維有線電視同樣也來採訪。當天的活動中,所有新移民學員都展現出活潑熱情的一面,不管是「戲劇表演」(請點選連結觀賞)、「歌唱表演」(請點選連結觀賞)、還有上課心得分享,都讓人感受到活力十足的一面。當天Esteban一直說新移民姊妹的好歌聲,簡直是來自東南亞的「女子天團」,沒想到當天的新聞報導就取自Esteban的說法呢!請好朋友們一起來觀賞這段新聞,聆聽來自東南亞的女子美聲!

2010/10/20

2010.07.12【聯維新聞】新移民成長課程 語言學習融入生活



Esteban今年七月受邀到位於萬華區的新移民會館,教導新移民朋友學習中文,課程開業式當天,聯維有線電視也來採訪。Esteban在開課當天營造出輕鬆活潑的學習氣氛,都在短短的二分鐘新聞裡呈現出來。現在看到這段新聞報導,讓Esteban好懷念那段陪伴新移民學習中文的快樂時光呢!底下是新聞報導的文字內容:

位在台北萬華區的新移民會館,都會不定期舉辦新移民成長營的活動,好讓台灣的外籍朋友能夠快速融入新的生活環境,這次語言班開課了,關心新住民議題的萬華區區長也特別前來表示關心。

為了要讓新住民能把上課當做一種生活紓壓的管道,授課老師總是會把生活融入課程裡頭,看看學員和老師有說有笑的,課堂上少了嚴肅的氣氛,多了歡樂的笑聲。

對於學員程度上不一樣,老師也特別從ㄅㄆㄇ基礎的發音敎起,要讓還沒學習過的人對於上課不會造成壓力,也讓已經會基礎發音的學員教導新同學,透過這樣的互動,增加彼此的感情。

不只學習還能交到新朋友,看看課堂後的大合照,大家笑開懷,這第一堂課就開啟新住民對於上課的樂趣,成了他們心的紓壓管道,讓他們能盡快融入新生活。

第七頻道,綜合報導

2010/10/01

2010.09 Esteban接受新頭殼《幸福加油站》社大同學會節目專訪

日前,Esteban和萬華社大的學務專員一起到新頭殼接受採訪,分享Esteban和萬華社大推動新移民課程的過程與觀察,受訪當日是直播節目(請點選連結收看:Power公民在萬華),當日直播的內容也會放在網路上供好朋友們收看。

新頭殼的全名叫做「新頭殼NewsTalk新聞資訊平台」,是一家新成立的網路新聞平台。這次Esteban受訪的節目:「社大同學會」,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和新頭殼合作的節目。錄影前工作人員告知我們是現場直播的節目,同時也可能會有觀眾call in,可以跟觀眾互動。這個經驗非常不同,因為過去Esteban最常接受電台採訪,這次要錄製網路直播的節目,非常新鮮有趣。節目的尾聲,真的有二位call in 的觀眾,透過留言版寫下對節目的提問,讓Esteban可以現場回答。有興趣收看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2010/09/20

2010.09 Esteban接受快樂聯播網「家有外勞」節目專訪

Esteban上週接受「家有外勞」節目專訪,主持人是非常關心東南亞移工和移民議題的丹萱姊。好朋友們如果家裡有移工朋友協助,可以一起來收聽這個優質的廣播節目,讓您更了解來自東南亞的好朋友喔!

Esteban在這次的專訪中,分享了越南河內建城1000年的慶祝活動即將在今年10月1日到10月10日在河內盛大舉辦。河內古名為「昇龍」,11世紀時的李朝李太祖遷都至現今河內的地區,並將此地更名為昇龍。19世紀時,阮朝明命皇帝將昇龍改名為「河內」,因為該城市被紅河環抱的緣故,河內一名沿用至今。另外,Esteban也比較了越南的交通狀況和台灣的交通狀況。

Esteban邀請好朋友們一起來收聽「家有外勞」:

家有外勞線上收聽(點選連結收聽)
每週日中午1200~1300 (2000~2100重播)
台北全景電台 FM89.3
台中望春風電台 FM89.5
雲嘉南嘉樂電台 FM92.3
高雄快樂電台 FM97.5

2010/09/11

2010.09 Esteban接受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專訪

Esteban日前接受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主持人丹萱專訪,從今年八月Esteban到越南自助旅行的經驗,談越南新移民朋友在台灣生活可能遭逢的困境和處理的方法。歡迎對越南或新移民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屆時在網路上或收音機收聽。


台北電台「2100社大開講」FM93.1(網路電台線上收聽

2010年10月12日(二)21:00 ~ 22:00
                                       主題 ~ 文化衝突和調適:台灣旅人的越南經驗和反思
2010年10月19日(二)21:00 ~ 22:00
                                        主題 ~ 當媽大不易:新移民的親職困境與出路

2010/05/02

新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在社大:願景與可能性(第12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分組論壇引言稿)


引言人/Esteban

一、 社大做為新移民的學習平台

1. 遍地開花的社大新移民教育:語言學習課程(中文、閩南語、客語、翻譯)、生活適應課程、電腦資訊課程、親子繪本共讀、親職教育、劇場班、讀書會、師資與志工培訓課程、東南亞文化課程與講座、東南亞語言課程(越南語、印尼語)。
2. 多樣化的教材(自編教材、坊間華語學習教材、小學國語課本、縣市教育局編製之外籍配偶中文學習教材)、多樣化的師資(單一講師、多位講師、志工老師群)、多樣化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