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10

Esteban的閱讀筆記【一所都會高中內的團體區別:種族、階級、性別與文化的影響】

「透過生活的實踐,這些青少年具體的反抗不斷改變的主流消費文化。他們標準的次文化形式實際上穿越了60年代的時空疆界,再製過往的次文化意識型態。」



一、出處

Gottdiener, M.(1995)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 metropolitan high school : the influence of race, class, gender, and culture. in Gottdiener, M.(1995)Postmodern semiotics: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forms of postmodern life. Oxford:Blackwell.

二、摘要

1.「次文化」(subculture)再思考

次文化的概念一直是青春期少年(adolescent)及學生行為的研究者重要且堅固的探索工具,但是這些研究卻相當程度顯示出這個概念本身的含糊性,及研究者的過度使用,這也導致了一些研究的結果必須被重新商確。Fine & Kleinman(1979)指出次文化概念的四個嚴重限制:(1)混淆次文化與次社會(subsociety)的概念。(2)缺乏有意義的指涉對象。(3)概念本身的同質性與停滯。(4)過度強調次文化由價值、中心主題觀點而來的定義。儘管如此,研究青春期與學生行為的研究者仍然極度依靠此概念,並據此組織他們的分析,日復一日地下去。

Hebdige(1979)分析英國工人階級次文化的作品提供了一個分析青少年次文化和大眾文化工業,特別是搖滾樂,兩者間關係的基礎。他認為:(1)次文化及其意識型態經由將物(object)當成符號(symbol)使用,來表達更深層的言外之意。(2)次文化藉由將物質文化注入新義,創造出一個有豐富的細節和意義的團體生活。包括使用流行、音樂、藥物、食物和相互行為,來象徵團體成員感。

作者認為次文化和支配性文化透過象徵性價值的交換,以及將物質使用,當成符徵媒介,連結在一起。因而文化創造可以用兩種之一的社會符號學來描述,不是物體的使用被新文化實踐導致具有新符徵媒介的新使用方式轉換,就是新物體被幫成表達一些文化實踐的象徵創造。在這裡有兩個特殊的次文化,可用來描述文化創造的符號學過程,Punk與Rastafarian。Punk次文化將普通物體轉換成他們對抗性意識形態的圖像標誌,創造具有新意義的物體當成次文化的符徵載具來使用。Rastafarian則創造出許多前所未見的符徵載具,暗中轉換先前存在的文化表達方式,並將之轉變為具有他們的意識形態的符徵載具。因此次文化和主流文化間具有互賴性、互換性,而文化創造是一種高度創新的過程。

2.後現代文化分析的特色與限制

作者認為後現代文化分析有三點特色:(1)所有文化形式都被流行邏輯支配,所以signifiers隨著消費大眾的偏愛而快速移動;產品本身的快速翻新助長資本流通。(2)文化風格的模仿、內爆,在混雜的學說中忽略意識型態的差異。(3)差異的支配像代表文化創造的signifiers一樣自在表現;深層意義或signifieds不再存在,因為都只是模仿與再製。但是作者認為從本文的個案研究裡顯示,後現代觀察家忘了三種使用的關係:交換、符徵價值、次文化與主流文化間的相對自主性關係。意義創造和物品的使用,是被零散控制的事物,充滿著常因一字多義差異而來的衝突。相信全部深層符號意義已經全部消失,或者快速改變的流行邏輯透過一系列不止息的流行,推動所有的個體,所以只能在每個躍動中改變消費者的選擇基礎。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在本研究中顯示在次文化的實踐中,歷史與地理的改變和深層的signifiers被收編成意識型態,在主流文化中保衛次文化。次文化高度創新與自我表達的創造形式並未被大眾文化工業所侵吞。

3.個案資料、觀察範圍與限制

(1)個案資料
個案來自一個南加州中型城市(16萬人)的高中,該高中是該城市中最大的一所(1900位學生)。其中有73%的白人學生、11.7%的黑人學生、10.4%的墨西哥裔美國人。

(2)觀察範圍
觀察時間為一週三次,在午餐時間(11:00~13:00)進行,為期三個月。觀察地點在校園中的自助餐館,此時約可觀察到700位學生的舉動。所有的觀察由學生外觀、行為、空間的使用組成。除了學生,亦訪談兩位該校的顧問。

(3)限制
限於觀察,本研究無法揭開結構團體內互動的社會作用過程。所有的觀察聚焦於觀察得到的資訊。最後,本研究無法解釋次團體認同的來源。

4.餐館中的行動

餐館前的庭院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社交空間,白人、黑人、墨西哥裔美國人分開聚集在不同團體中。主要區分成三大群團體,但是各團體間也有因為外觀、行為、空間距離的差異造成的聚集。

5.這所高中裡的學生團體

總計所有的次團體,總共有10個,細節可參考文章的第203頁。
(1)白人學生分成五個團體:Frats、Stoners、Surfers、Punks、Goody-Goodies
(2) 黑人學生分成兩個團體:Black、Thugs
(3)墨西哥裔美國人分成三個團體:Immigrants、Chicano、Cholos

6.分析

這所高中的團體差異主要表現在外觀、空間聚集的不同方式。所有的團體都贊同唯一的穿著方式,即使是像Frats、Black他們混雜了幾種穿著方式。每個團體都做一樣的打扮,一起吃飯、一起社交,唯獨只有Goody-Goodies這個團體例外。此外,種族和民族是一個區分的主宰力量。因此我們可以說種族和民族是這些高中生區分成次團體的主要方式,亦即一種社會性的原因;透過空間聚集的機制來分辨不同團體。另一個差異是在團體中、團體間的階級地位差異。白人學生主要以休閒活動方式及其次文化來區分彼此。而大眾消費市場的獨斷嗜好只影響了Frats這個團體。透過生活的實踐,這些青少年具體的反抗不斷改變的主流消費文化。他們標準的次文化形式實際上穿越了60年代的時空疆界,再製過往的次文化意識型態。作者認為後現代理論家沒有看到歷史、脈絡、基於青少年次文化帶來的深層差異,因為這些次文化普遍存在於60年代。最後一個發現是性別並非影響團體區別的主要因素。

7.結語

從個案中得到兩個結論,首先,青少年和成人世界的次文化由不同成分組成,因此可以假設成人世界在不同程度上貫穿青少年次文化。但青少年次文化不僅是成人世界之擴張,學生的創新文化亦能影響社會。再者,種族與民族是最有力的區分方式,並且階級在黑人學生中具有直接的區分作用。未解的問題:為何有學生追求流行,有學生尋求復古?為何搖滾樂對白人學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相同的符徵載具為何在不同團體中的作用不同?為何大人世界比起學生較少如此區分次團體?在不同國家或文化中,這樣的發現是否相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