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07

Esteban的閱讀筆記【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交會】

文章原名:Social criticism without philosophy:an encounter between 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
作者:Fraser, N. & Nicholson, L.



導言

後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相遇(encounter),會激發出怎樣的火花?女性主義者企圖進行全面性的性別革命,因此發展出被後現代主義者批評的大敘事理論。面對所謂的”後現代狀況”,碎片化的社會狀態、分裂且紛雜的主體認同,女性主義者的革命之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本文的兩個作者考察並比較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在理論建構與實踐層次的異同點,最後指出一個”後現代女性主義”產生的可能。兩位作者將這樣的女性主義定位在承認『複數與多元的主體社會認同』,以及『拒絕建構具普遍主義色彩的鉅型理論』兩點之上。

其中,對於女性主義主流論述的本質主義傾向,兩位作者認為是後現代主義者極力避免與棄絕的理論傾向。但本質論與建構論兩造在女性主義陣營裡頭,早已有過許多辯論。雖然社會研究者通常傾向於建構論的看法,但是否就應該完全拒絕本質論的觀點?至少現階段的我認為,本質論還是有可取之處,比如欲建立女性的知識論與立場論時,往往會援引精神分析對於女性氣質的討論,試圖找出以女人身體經驗為出發點的知識。不過,若持Butler在《性別麻煩》一書提出的”性別操演”概念的人,想必不會同意我上述的說法。Anyway,或許我想找尋的是多元認同的”物質基礎”吧?也可能是我比較重視”實踐性”,因而導致對後現代主義的不信任感吧?

前言

作者一開始便說明她們之所以將女性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相提並論的原因,兩者有幾個類似的共通點,也有一些對立的出發點。

類似的共通點是:(1)都對現存的哲學體制提出深入且影響遠大的批評。(2)都對哲學和較大文化間的關係提出批判式的觀點。(3)都試圖發展出不倚靠哲學的新批評典範。(4)都醒思哲學和社會評論的關係,以便可以發展出超脫哲學的批評典範。

對立的出發點是:(1)後現代主義以「反根基的」(antifoundational)後哲學觀點出發,並依此得出社會評論的輪廓與特徵;而女性主義對於社會評論的興趣遠大於關懷哲學問題。(2)後現代主義對於「根基主義」(foundationalism)與「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提供有說服力的批評,但是對於社會批評的概念是模糊的;女性主義提供社會批評有力的觀點,但卻常會陷入根基主義與本質主義。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者試圖發展出不依靠傳統哲學基礎的社會評論概念,而Rorty和Lyotard對哲學、政治、社會評論的批判可說是一個明顯的起點,他們宣稱哲學和一般性的理論不再能掌握政治和社會評論。“現代”的概念讓位給“後現代”的概念,社會評論的特徵改變,變得比較具實用性、脈絡性與地方性。隨之而來的相關改變是知識份子在社會角色與政治功能的轉變。

在Lyotard的著作《後現代狀況》中,他認為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不管是歷史哲學或非敘事(nonnarrative)的根基性哲學,都僅只是屬於現代的事物。

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對於實踐的強烈興趣,使之免於後現代主義所犯的錯誤。但是因為對政治實踐的使命感,使得一些女性主義者採取了被後現代主義者批判的理論型式,例如:哲學的後設敘事。這是因為女性主義者企圖建立的理論往往有著實證性大於哲學性的意味,看起來較像是一種「半後設敘事」(quasi-metanarratives),更假定其方法與概念是存然中立的事物。

1960年代活躍在“新左派”的女性主義者,企圖將性別議題導入既有的討論,但卻受挫於新左派陣營中的男性同僚。此時Firestone巧妙地運用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基礎來反駁上述的反挫。但是這樣的做法在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中是有問題的,她犯了本質主義的問題。

197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人類學家開始主張,以生物學觀點無法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性別、性別歧視的不同形式。而1974年Rosaldo提出的公/私領域劃分之概念,顯示了性別歧視的多樣態與普遍存在。但這樣跨文化的公/私領域假定,忽略了背後的文化劃分兩性不同事物的力量。事實上,為了解釋跨文化的性別歧視及說明所有的社會生活,正是在製造一種「半後設敘事」。

1970年代晚期開始有學者停止採用生物決定論及跨文化的公/私領域分離之概念,但是仍有學者繼續從事「半後設敘事」的論述。Chodorow對於母職再製的理論便是一例,她同樣也犯了本質主義的毛病。

1980年代女性主義者放棄追尋鉅型社會理論(grand social theory)的企圖,這傾向和婦女研究在學院開始建制化有關聯。但仍有學者仍未放棄「半後設敘事」,例如Gilligan對於發展女性道德發展的研究就是一例。不過此時開始有學者質疑既有的女性主義理論,例如Rubin質疑主流女性主義理論是建立在異性戀的基礎上。整體來說,80年代有兩個趨勢,一是學者放棄追尋大社會理論,轉而比較是議題傾向、地域性的研究;二則是本質主義式的研究仍然繼續進行。

結語:朝向一個後現代女性主義

作者最後提出三個結合女性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做法:
(1)第一步是承認後現代批評需要的背棄大歷史敘事和社會巨觀結構的分析。

(2)第二步是作為一個後現代女性主義者,絕對是一個「非普遍主義者」(nonuniversalist)。

(3)第三步是後現代女性主義理論會免除歷史主體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複雜的社會認同概念的建構,例如階級、種族、民族、年齡、性取向等。

簡而言之,這樣的理論就會像是一幅織錦畫,由各種不同特色的事事物物所組成,絕非是單一顏色的圖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