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作者:Esteban Huang
新竹女中 女生向前走月刊專欄
第四期:「未婚懷孕」專題
推薦書名:如果妳沒有小孩 ------挑戰無子的污名
作者:Laurie Lisle(羅莉‧萊爾)
譯者:嚴韻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出版者:女書文化
如果,一個女人向世界宣告說她決定終生不生育任何小孩。這並非因為生理上的客觀因素使得她無法生育子女,而是經過一連串深思熟慮後的抉擇。面對一個如此堅定其選擇的女人,我們該用怎樣的眼光來看待她?
或許,她真的很討厭小孩;或許,她有個不快樂的童年導致她不敢生育小孩;或許,她是個職場上的女強人,不想讓孩子成為發展個人事業的絆腳石;或許,她是個思想怪異的女人;或許,她想藉由不生小孩來報復她不幸福的婚姻……。所有的「或許」,畢竟都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猜測。到底她們在心裡頭顧慮些什麼?作者說選擇不生育小孩這個決定,是她讓這輩子掙扎最久的抉擇。足足有十年之久,她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交戰。這個決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即便曾經有過那麼多關鍵的時刻讓她想擁有自己的小孩。
「在歷史上,全世界有百分之三到三時的女人沒有生兒育女。」(p.3)但是我們幾乎不知道這些女人沒有生兒育女的原因。作者在一些歷史的檔案、小說、傳記、以及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尋找這些女性的身影,試著替她們拼湊出一個比較明顯的圖像。同時也不斷在她個人的生命經驗中,來回找尋讓她選擇不生育孩子的原因。
不管促使這些女人做這個決定的原因為何,不變的是社會加諸於這些女人的「污名」(stigma)。污名指的是「存在於想像世界中的他人」與「生活於真實情境中的他人」,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根本不考慮事實,直接將我們對於某些人的主觀看法,任意地加諸於他人身上的情況。在過去不生育小孩的女人被形容為貧瘠的(barren)、不會生的(sterile)、不孕的(infertile)。這些字詞都有貶抑的意味,更同時暗示著她們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那麼,怎樣的女人才不會因為不生小孩這件事而受到社會的責難?作者說:「可以不生小孩而不受責備的女人只有精神錯亂的、基因有缺陷的、性偏好異常的、長期臥病的、或者某些稀有的天才。」(p.11)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沒有生育的女人被社會認為是多餘的女人(redundant women)。“多餘的”三個字,代表她們對於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沒能生育出下一代。
基進女性主義者(radical feminist)認為女人被壓迫的根本原因在於,生小孩和養小孩這個生物性事實。因此要讓女人得以從傳統的束袱中解放,就必須同時讓小孩子可以獨立,不造成女人的負擔。這些選擇不生育孩子的女人,或許正在替我們開拓一條“另類的解放之路”。當然,這並非就代表我們得要一昧地鼓勵女人拒決生育,反而造成兩性之間劇烈的爭戰。任何走向極端的事物,都將是一種會壓迫人的工具。因此任何追求性別平等的思想,都必須有接納異己的彈性。
對於所有的女人而言,「做媽媽」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經驗,同時也是男人無法體會與取代的經驗。如果我們真的尊重“個人的選擇”,那麼要做媽媽還是不做媽媽的決定權,應當交給女人自己來取捨。「不管每個人在生育方面走的是哪條路,在我看來明顯的是,孕育生命和增進生命價值得力量在道德上是相等的。經過了害怕因違反生物法則而遭到懲罰,我們這些沒有孩子的人發現,我們人生的現實狀況有著解放的力量。」(p.251)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掌握自己人生的力量,不因天生的生理構造,進而拘禁了一顆顆想自在飛翔的心靈。妳/你說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