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28

2002.05.28 經濟發展,為誰發展? 台灣立報◎交工樂隊系列報導

E.|㊣ 作者:Esteban Huang

個人的任何抉擇與行動,必定與當下的社會環境因素息息相關。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甚至是所謂的「人生際遇」,往往受到我們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影響,更受到整個社會體系的影響。於是當我們回頭再細看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專輯中的主人翁:「阿成」他的故事時,看到的就不僅只是阿成來回與農村與都市間的無奈與失望。阿成「討生活」的故事必須放置在台灣經濟發展的脈絡下,以及台灣與全球經濟發展的交互關係中,我們才能真確地理解個人的行動與社會脈絡的辨證關係。



成仔,耕田是耕不出油水
你又沒讀到什麼書
不如出去學點技術
人說,百種工作百種雜
就算乞食也不清閒
成仔,要努力認真做
別人家如果開輛BMW
我們就鐵牛車勉強拖
湊合湊合一定會有高進的日子
──《風神一二五》


《風神一二五》這首歌中開頭的口白,是阿成的媽媽送阿成離家到城市「打拚」時告誡他的話。她說在農村種田種一輩子也不會有多大的出息,還不如跟別人一樣到城市找個工作,學點技術與工夫,即使生活再怎麼苦,相信也會比待在農村的日子來得好。這是發生在70年代的故事,也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那段時間。

1950年代到1960年代,面對二次戰後殘敗的國家與蕭條的經濟,國民黨政府自大陸撤退來台後,立刻實施貨幣改革政策與土地改革政策。土地改革政策同時改變台灣的經濟結構與地方政治的權力關係,壓抑地主階級,強化政府對於農民的直接控制。這個時期使得台灣經濟復甦的兩大因素是「美援」與「以農養工」政策,透過美國直接與間接的金錢援助,以及日據時期開始逐漸發達的米糖農業,是台灣得以在戰後發展經濟的關鍵。

1951年美國開始以每年約1億美金的金額援助台灣,並持續到1965年。美國的金錢援助填補台灣自1951年到1962年的財政赤字,同時也透過「國際開發總署」組織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美國對台灣的援助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基礎,計畫透過各種方式支持台灣形成一個民主繁榮的「自由中國」,以對照於共產黨主政下的「共產中國」。因此儘管美援確實影響台灣經濟發展,但也同時在外交、政治層面著影響台灣。

1960年代台灣從「進口替代」政策轉變為「出口替代」政策,開始發展各種輕工業,並在各地設立加工出口區。當然,台灣想讓經濟更發達,必須投入更多的「條件」,例如廉價的工資、穩定低價的民生物資、開放國內經濟市場等政策,才能大幅擴大經濟方面的成長。這個時期美國對於台灣經濟發展依舊發揮著關鍵性的影響力。美國1975年前後國內嚴重的經濟不景氣,及國際收支經常帳上首度出現的赤字,使得美國急欲向外擴張,也促使美蘇和解,以共同經濟發展取代軍事競爭。

台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美國要求實行開放經濟政策,最後國民黨政府制定了「19點財經措施」。後來台灣能安然度過60年代的石油危機,靠的就是國際間階層化的經濟關係。

台灣的經濟發展是「依賴發展」型模式的範本,台灣的「經濟奇蹟」即使讓許多國家稱羨,未必就是台灣政府經濟發展的功勞。台灣在二次戰後特殊的國際地位與分工,核心國家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國家與世界體系分工之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勞動者,更是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原子。即便在台灣加入WTO之後,這些為數廣大的勞動者依舊是撐起台灣經濟結構的根基。

月光華華,憂愁千千結
WTO,種煙養豬全潦倒
借錢二十萬分,種花五分半
半夜思量起,我直起雞母皮
──《菊花夜行軍》


從二次戰後走來,台灣的經濟確實「發達」了。但令人不解的是,這樣的發達卻不是所有人民幸福的保證。像阿成這樣的普羅大眾,返鄉後必須繼續面對農村破敗的事實,即便響應政府農業轉型的經濟政策開始種起菊花,卻也時時膽戰心驚,害怕一個不小心便落得血本無歸。 聆聽完交工樂隊的《菊花夜行軍》,我們必須理智且現實地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台灣的經濟發展究竟是為誰發展?誰從中得到好處?經濟的增長與發達,不同的社群付出的代價又各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