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讓社區更美好
「推動社區民眾多元文化教育計畫」成果發表會報導
羅珮菁/全促會編輯小組
由於社區大學的課程會因著地域、族群分布、講師安排、學員需求差異等因素而發展出不同的課程類型及不同的教案設計,因此,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在3/31於台北市福華文教會館主辦多元文化‧讓社區更美好~「推動社區民眾多元文化教育計畫」成果發表會,以「推動社區民眾多元文化教育計畫」之成果為主體,邀集96年參與「推動社區民眾多元文化教育計畫」的北中南東10所社區大學講師針對各校辦理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進行課程規劃、教案內容以及學員回應等經驗分享,透過各承辦社區大學的經驗觀摩與交流,深化交流的成果,期許能從各校經驗出發,反思多元文化課程未來在社大的作法與方向。
基隆市社大越語文化社沈明達社長首先分享「越語文化與語言課程」經驗,課程設計著重介紹認識越南這個國家和她的文化之美,瞭解隨越籍新住民而來的南洋風俗。他認為學習越南語言,傾聽新住民的內涵,近則有助異國婚姻的兩性溝通,遠則促進社會族群融合。同時藉與越籍講師教學互動,改變對越南和越南婦女的刻板印象。
黃瑞玲講師接著分享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課程「生活就要醬汁---多元族群的味蕾探索」,由於台東向來是多元族群共構的區域。閩南、客家、排灣、布農、阿美、卑南、魯凱、雅美族,加上外省及晚近的東南亞新移民,繽紛族群圖像形成多元豐富的味覺文化。各族飲食少不了醬汁提味,也是各族群味覺記憶的精華,課程帶領學員一起探索醬汁醬料的奧妙,藉由學習過程欣賞、尊重不同的文化。因為親近、貼近了異族文化,我們的生命也因此更豐富,味蕾的記憶將無限的延展,最終落實文化多元的社會。
台南縣南關社區大學的課程:「多元文化教育-新移民家庭生活成長工作坊」,則主要以新移民家庭為主要對象,劉珈菀專員表示,目的是透過多元文化課程,使新移民本身與其家庭及相關人員皆能了解對方文化,彼此透過了解而互相扶持成長,並且培養同理心,增進異文化相處的合諧氣氛。
嘉義市社區大學課程「多元文化 讓社區更美好―多元文化的經驗分享與對話」由本身為紀錄片獨立製作的吳平海導演擔任講師,一向關懷族群議題的他,認為多元文化政策應著眼於「世界村」之上,而非僅限東南亞。因此課程中邀請在台灣的不同國籍的人士,來到課堂上與學員們互動,共同觀賞來自他們國家(或語系)的影片(劇情片或紀錄片),透過影片,做為一個對話的窗口,學員們透過提問、分享他們的觀察,來參與的外國朋友也分享他們在母國和在台灣生活經驗的種種,並提供一種非台灣觀點的台灣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們直接接觸到不同的語言、文化與生活經驗。
台中縣屯區社區大學「了解與接納我的家庭/社會-新成員」課程蔡添元講師分享,藉由團體動力、父母效能訓練以及影片等課程安排,並透過家庭教育、兩性關係部份及介紹台灣教育體系管道,讓新移民父母可以了解自我進修管道及小孩未來升學管道等主題。同時讓有新移民成員的家庭,了解多元文化,進而重視多元文化的不同,最後包容與體諒,為建立台灣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奠定良好基礎。
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多元文化學習~我們都是好朋友」課程設計著重於外籍配偶與臺灣社會的文化背景習俗的認識與比較,擔任台灣東南亞姊妹會理事長的謝涼講師認為,外籍配偶需要了解臺灣的風俗民情,而外籍配偶的家人也需透過課程知道另一半的文化,彼此互相學習,相互尊重,讓這些外籍姐妹能儘快適應臺灣的生活。促進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交流,促進族群間情感的建立與聯結。
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課程「多元文化教育種子培訓~認同與融合」主要透過課程的教導、討論及繪本的演示,讓參與的學員能夠認識與了解東南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民情、生活習慣,促進族群融合,去除對於新移民的刻版印象,科學城社區大學資訊組張桐榮表示,藉此課程培社區中具有多元文化價值觀的種子學員,未來將有助於協助推展一個尊重多元文化的社區生活環境。
桃園縣平鎮市民大學陳彩鸞講師在「在桃園的故事—新移民家庭成長篇」課程中利用相關影片欣賞、書籍、報章雜誌探討多元文化相關議題,她提到,多元文化時代已經來臨,不論是新移民個人、家庭或其它社會大眾,都需要認識多元文化的時代意義及各國多元文化特色並尋求因應解決之道,共謀社會祥和發展。
台北縣板橋社區大學「多元文化社區實習課程」張蕙雯講師分享,課程針對願意投入社區,協助新移民適應生活、推廣多元文化的志工們設計,課程分為講授與實習兩大部分,講授課程以影片、文章閱讀與討論為主要授課形式,除使學習者能清楚定位自身的志工角色,也藉由對文化的理解消除學員以自身所處環境論斷新移民的各種偏見,還有跨文化溝通訓練,旨在使學員能運用同理心投入社區工作。社區實習課程則旨在讓學員從實際的社區新移民協助工作中進行文化溝通,參與學員需在板橋社大開設的新移民相關課程中擔任新移民的教學助理,並於課後協助瞭解其學習情況與生活適應狀況,透過實際的實習課程,達到對多元文化的深刻體會。
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課程「多元文化-認識新移民的識字教育」由本身在賽珍珠基金會任職的黃國祥專員擔任講師,他提到,主要設計透過課程研習,讓志工與學員民眾經由經驗交流、集體參與實際教學操作,了解新移民女性相關議題,並發展新移民女性識字課程、教材之模式,以作為由新移民女性識字班教師自主發展適合當地學員、結合社區文化及生活習俗之教材與教學活動。
會中最後再針對未來在社大推動「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方向、創意等等進行綜合討論,透過此成果發表會,得以將各校師資組成共同學習社群,經由集思廣益、分工合作,將各校師資豐富得教學經驗與創意整合,未來還可將此經驗提供各校師資共同使用,達到資源共享、促進課程良性發展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