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NPO-EMBA【2009第三季論壇】黃絲帶系列
落地台灣 我要幸福 【論壇紀錄】
講者:張 正(越南文/泰文《四方報》主編)落地台灣 我要幸福 【論壇紀錄】
時間:2009.08.06(四)19:30~21:30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綜合大樓C202教室
主辦:政治大學NPO-EMBA‧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EMBA校友會‧公企中心
贊助:林仲鋆文教基金會
【第一階段 演講】
來賓/詹志禹(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教育學院院長)
嚴格說來,我們都曾經是新住民。也許有人在明末清初時就在台灣居住,也許有人在民國38年才搬到台灣,但我相信,現在住在台灣的每個人,都曾經是新住民。然後再變成這塊土地的人,對這塊土地產生重要的影響。我相信現在所謂的新住民,未來也將是如此。
我們生活在一個異文化的社會中,當然會有許多情況需要考量。也因此,今天這個議題是相當重要的,我很期待今天大家的分享。
講者/張正 (越南文/泰文《四方報》主編)
《四方報》算是目前在台灣向來被罵得很慘的媒體中,一個較新的出路。我在世新大學資助的媒體《立報》工作時,特別關注教育、社運、外籍配偶、原住民、弱勢團體等議題。但其實待久了,總會覺得當記者好像無法幫上什麼忙。一直到後來我自己去唸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才算是對這個議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文化堡壘 東南亞小吃店
在研究所時,原本要寫的題目是小吃店。因為我覺得東南亞小吃店、雜貨店,是台灣與東南亞接觸的最好據點──說得更好聽一點,就是「文化堡壘」。對於在台灣的外籍配偶來說,他們可以在「文化堡壘」中找到母國的味道、聽到母國的聲音、說母國的話對於台灣人來說,這些堡壘也是個不用出國就像是到了國外的好地方。正因為這些想法,所以想把小吃店寫得偉大些,但最後的結果是並沒有寫成。
因緣巧合接受教育部的計畫補助,選擇到越南遊學,學習越南文在越南的那幾個月,每天都像是去吃喝玩樂,但晚上回到住處後,就會很想說中文。雖然是為了學習語言而前往越南,但諸如無法看懂報章雜誌之類的事情,仍然會讓我覺得辛苦,手邊帶去的中文書籍已快被我翻爛了。
剛從越南回來時,其實沒有立刻想到《四方報》這個點子。是一個《破報》的夥伴知道了我在越南體會到的感受後提出了建議〆不如來辦份越文報、泰文報吧。
當初,我和《破報》的這位夥伴奔走於許多小吃店,宣傳我們要辦份報紙,請他們留下連絡資訊等等,之後要發送報紙給他們。不過,泰文報不到半年就收攤,沒辦法做起來,其實目前在台灣其實有大約10萬名泰國朋友,卻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刊物,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々但越南報倒是進展很快,讀者一有回應,廣告商就進來了。
現在的《四方報》,越南報的部分是農曆15日出刊,泰文報則是國曆15日,目前越南報則可以在OK便利商店買得到。
十萬讀者市場 《四方報》新思維
目前整體來說,台灣的東南亞配偶大概有十四萬,外籍勞工粗估則約十萬左右,這還是登記有案的數字。雖然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外配因為更有可能或是已經成為台灣人,相對來說比起外籍勞工更須受到重視,但站在人權立場,不論是外籍配偶還是外籍勞工都是人,應該盡可能平等地對待他們。
對待新移民、移工,我覺得可以有以下兩種觀點。第一,站在商人的角度,外勞、外配當然是個市場第二,則是從人權的觀點來看他們。我剛剛已經提過〆這些新移民、移工的人數,加總起來約有二十萬人。而這麼多的人,卻只有一份以他們為主要預設閱讀對象的月刊,甚至還不是日報,我覺得並不妥當。雖然目前政府出版了許多預設他們為主要閱讀對象的刊物,但那些都不是一份生活化的內容。
所以我常心虛地覺得,《四方報》之所以會受歡迎,只是因為它是獨家,這些讀者沒有別的讀物可以選擇。
是「家人」 不是「家電」
那麼,大家究竟該以怎麼樣的觀點來看待外勞、外配〇很簡單,將心比心就好。只要稍微設想一下他們孤身一人在台灣的情境,其實非常容易就能夠體會他們的心情。透過
四方報》的來稿,可以看到許多共同的人性,他們來到台灣,應該都是家人,而不是「家電」。他們跟我們都一樣,有自己的家人,也會想念家鄉。
台灣的主流媒體,幫傭把雇主殺死是大家都想看的新聞,但幫傭和雇主相處很好的故事,大概觀眾看了就想轉台。但《四方報》上有個感恩版(越南文「謝謝」的發音與「感恩」相近),許許多多的外勞會努力用中文寫出他們的心情,在這個版面上表達他們對台灣雇主的感謝。
類似的例子許多,這讓我覺得《四方報》讓他們重新有了滿足人類需求的可能。他們也有想交朋友、想認識其他人的需求,這些都是讓我發覺得他們亦是「人」的地方。一旦你能夠確認、相信他們是「人」之後,以同樣是「人」的態度來對待他們,就不會是太奇怪或太難的事情。
外籍配偶 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對外配、外勞好〇我的答案是,對他們好,其實就是對台灣好。這些外籍配偶來到台灣,是替台灣帶來了更多元、更不同的文化層面。或許短期內看不見差異,但百年後,這些外籍配偶注入的新活力與文化效果就會浮現出來。他們替台灣帶來的不傴是人力,更重要是將他們自身國家的文化也一同帶進台灣。這在未來台灣與東南亞諸國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接觸時,會有很大幫助。整體而言,這些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就像是替台灣與其他東南亞諸國建立了如同血緣或姻親連帶的關係,對於降低台灣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障礙、提升台灣競爭力,都是有幫助的。
〉〉〉可參考老貓撰寫的文章〈外籍新娘:未來一百年台灣競爭力的基礎〉
搞社會運動的報紙
對我而言,辦報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運動。我們營利是為了讓報紙辦得更好,讓更多人看得見。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凝聚力量,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們能夠藉由這份報紙看到母國的語言,於此同時,這個平台的存在也就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集體感。
例如《四方報》有個版面叫「和主任聊天」。在台灣罵陳水扁、馬英九好像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在越南卻不是如此。越南當地也會有點怕外界媒體的評論,也知道台灣有個《四方報》。因此我們用一個比較柔性的標題「和主任聊天」,讓民眾有管道可以共同來抒發自己的想法。我希望《四方報》的存在,或許多少能傳達一點東西給這些在台灣的配偶與移工。
除此之外,我們也嘗試與其他不同的團體作串聯,例如原住民團體、同志團體等。也許閱讀報紙的越南人會摸不著頭緒,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四方報》上看見與原住民相關的文章。但我想這是一種態度,所以儘管看似相關甚微,我們還是會放上這些文章。
許多人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辦這份報紙以我個人的觀點而言,看見閱聽者拿著報紙,以小心珍惜的態度進行閱讀的畫面,應該是身為媒體人最大的收穫──而我曾經親眼看過,有人拿到報紙的時候,當場潸然淚下。我們沒有辦法讓大家天天參加諸如越南文化節之類的活動,但我們提供一個平台,一個能夠讓大家安心交流的平台。
出錢出力 各自參與
支持《四方報》的方式,除了最直接的出錢訂報之外,也可以盡可能地去瞭解外籍配偶與勞工的相關資訊(例如瀏覽《苦勞網》等等),當然學習越南文、泰文等也都是不錯的好方法。
此外,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大約二、三十封信,這些信件都是外配與移工們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寫成的。這些信件將會是很好的資料來源,如果有人願意以此作為學術研究的主題,相信會是很好的一手資料。我認為要調查他們對台灣的想法,透過這些書信,會比直接用中文問卷訪問他們來得更好。
《四方報》 文盲辦報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綜合大樓C202教室
主辦:政治大學NPO-EMBA‧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EMBA校友會‧公企中心
贊助:林仲鋆文教基金會
【第一階段 演講】
來賓/詹志禹(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教育學院院長)
嚴格說來,我們都曾經是新住民。也許有人在明末清初時就在台灣居住,也許有人在民國38年才搬到台灣,但我相信,現在住在台灣的每個人,都曾經是新住民。然後再變成這塊土地的人,對這塊土地產生重要的影響。我相信現在所謂的新住民,未來也將是如此。
我們生活在一個異文化的社會中,當然會有許多情況需要考量。也因此,今天這個議題是相當重要的,我很期待今天大家的分享。
講者/張正 (越南文/泰文《四方報》主編)
《四方報》算是目前在台灣向來被罵得很慘的媒體中,一個較新的出路。我在世新大學資助的媒體《立報》工作時,特別關注教育、社運、外籍配偶、原住民、弱勢團體等議題。但其實待久了,總會覺得當記者好像無法幫上什麼忙。一直到後來我自己去唸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才算是對這個議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文化堡壘 東南亞小吃店
在研究所時,原本要寫的題目是小吃店。因為我覺得東南亞小吃店、雜貨店,是台灣與東南亞接觸的最好據點──說得更好聽一點,就是「文化堡壘」。對於在台灣的外籍配偶來說,他們可以在「文化堡壘」中找到母國的味道、聽到母國的聲音、說母國的話對於台灣人來說,這些堡壘也是個不用出國就像是到了國外的好地方。正因為這些想法,所以想把小吃店寫得偉大些,但最後的結果是並沒有寫成。
因緣巧合接受教育部的計畫補助,選擇到越南遊學,學習越南文在越南的那幾個月,每天都像是去吃喝玩樂,但晚上回到住處後,就會很想說中文。雖然是為了學習語言而前往越南,但諸如無法看懂報章雜誌之類的事情,仍然會讓我覺得辛苦,手邊帶去的中文書籍已快被我翻爛了。
剛從越南回來時,其實沒有立刻想到《四方報》這個點子。是一個《破報》的夥伴知道了我在越南體會到的感受後提出了建議〆不如來辦份越文報、泰文報吧。
當初,我和《破報》的這位夥伴奔走於許多小吃店,宣傳我們要辦份報紙,請他們留下連絡資訊等等,之後要發送報紙給他們。不過,泰文報不到半年就收攤,沒辦法做起來,其實目前在台灣其實有大約10萬名泰國朋友,卻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刊物,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々但越南報倒是進展很快,讀者一有回應,廣告商就進來了。
現在的《四方報》,越南報的部分是農曆15日出刊,泰文報則是國曆15日,目前越南報則可以在OK便利商店買得到。
十萬讀者市場 《四方報》新思維
目前整體來說,台灣的東南亞配偶大概有十四萬,外籍勞工粗估則約十萬左右,這還是登記有案的數字。雖然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外配因為更有可能或是已經成為台灣人,相對來說比起外籍勞工更須受到重視,但站在人權立場,不論是外籍配偶還是外籍勞工都是人,應該盡可能平等地對待他們。
對待新移民、移工,我覺得可以有以下兩種觀點。第一,站在商人的角度,外勞、外配當然是個市場第二,則是從人權的觀點來看他們。我剛剛已經提過〆這些新移民、移工的人數,加總起來約有二十萬人。而這麼多的人,卻只有一份以他們為主要預設閱讀對象的月刊,甚至還不是日報,我覺得並不妥當。雖然目前政府出版了許多預設他們為主要閱讀對象的刊物,但那些都不是一份生活化的內容。
所以我常心虛地覺得,《四方報》之所以會受歡迎,只是因為它是獨家,這些讀者沒有別的讀物可以選擇。
是「家人」 不是「家電」
那麼,大家究竟該以怎麼樣的觀點來看待外勞、外配〇很簡單,將心比心就好。只要稍微設想一下他們孤身一人在台灣的情境,其實非常容易就能夠體會他們的心情。透過
四方報》的來稿,可以看到許多共同的人性,他們來到台灣,應該都是家人,而不是「家電」。他們跟我們都一樣,有自己的家人,也會想念家鄉。
台灣的主流媒體,幫傭把雇主殺死是大家都想看的新聞,但幫傭和雇主相處很好的故事,大概觀眾看了就想轉台。但《四方報》上有個感恩版(越南文「謝謝」的發音與「感恩」相近),許許多多的外勞會努力用中文寫出他們的心情,在這個版面上表達他們對台灣雇主的感謝。
類似的例子許多,這讓我覺得《四方報》讓他們重新有了滿足人類需求的可能。他們也有想交朋友、想認識其他人的需求,這些都是讓我發覺得他們亦是「人」的地方。一旦你能夠確認、相信他們是「人」之後,以同樣是「人」的態度來對待他們,就不會是太奇怪或太難的事情。
外籍配偶 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對外配、外勞好〇我的答案是,對他們好,其實就是對台灣好。這些外籍配偶來到台灣,是替台灣帶來了更多元、更不同的文化層面。或許短期內看不見差異,但百年後,這些外籍配偶注入的新活力與文化效果就會浮現出來。他們替台灣帶來的不傴是人力,更重要是將他們自身國家的文化也一同帶進台灣。這在未來台灣與東南亞諸國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接觸時,會有很大幫助。整體而言,這些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就像是替台灣與其他東南亞諸國建立了如同血緣或姻親連帶的關係,對於降低台灣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障礙、提升台灣競爭力,都是有幫助的。
〉〉〉可參考老貓撰寫的文章〈外籍新娘:未來一百年台灣競爭力的基礎〉
搞社會運動的報紙
對我而言,辦報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運動。我們營利是為了讓報紙辦得更好,讓更多人看得見。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凝聚力量,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們能夠藉由這份報紙看到母國的語言,於此同時,這個平台的存在也就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集體感。
例如《四方報》有個版面叫「和主任聊天」。在台灣罵陳水扁、馬英九好像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在越南卻不是如此。越南當地也會有點怕外界媒體的評論,也知道台灣有個《四方報》。因此我們用一個比較柔性的標題「和主任聊天」,讓民眾有管道可以共同來抒發自己的想法。我希望《四方報》的存在,或許多少能傳達一點東西給這些在台灣的配偶與移工。
除此之外,我們也嘗試與其他不同的團體作串聯,例如原住民團體、同志團體等。也許閱讀報紙的越南人會摸不著頭緒,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四方報》上看見與原住民相關的文章。但我想這是一種態度,所以儘管看似相關甚微,我們還是會放上這些文章。
許多人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辦這份報紙以我個人的觀點而言,看見閱聽者拿著報紙,以小心珍惜的態度進行閱讀的畫面,應該是身為媒體人最大的收穫──而我曾經親眼看過,有人拿到報紙的時候,當場潸然淚下。我們沒有辦法讓大家天天參加諸如越南文化節之類的活動,但我們提供一個平台,一個能夠讓大家安心交流的平台。
出錢出力 各自參與
支持《四方報》的方式,除了最直接的出錢訂報之外,也可以盡可能地去瞭解外籍配偶與勞工的相關資訊(例如瀏覽《苦勞網》等等),當然學習越南文、泰文等也都是不錯的好方法。
此外,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大約二、三十封信,這些信件都是外配與移工們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寫成的。這些信件將會是很好的資料來源,如果有人願意以此作為學術研究的主題,相信會是很好的一手資料。我認為要調查他們對台灣的想法,透過這些書信,會比直接用中文問卷訪問他們來得更好。
《四方報》 文盲辦報
說《四方報》是文盲辦報,其實只是個噱頭般的說法,真正的情況是一群不太懂越文、泰文的人辦報,常常出錯到讓人心虛,才會有文盲辦報的自嘲。我們實在是不太專業,只是我們現在剛好是獨家。因此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站出來,把報紙辦得更好。如果有許多人願意出來做這份工作,《四方報》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與談:黃國祥(萬華社區大學新移民課程召集人)、嚴沛瀅(WTO姐妹會來賓,越南)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