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7

第十三屆知識青年幹部【跨國越界、反思實踐:帶著文化背包去旅行】課程心得(3)

寫在前面:Esteban受邀至中華知識生產力協會授課(2011/12/16),對象是來自大專院校的第十三屆知識青年幹部,講題為「跨國越界、反思實踐:帶著文化背包去旅行」。課程結束後,每位參與的學員們都撰寫了自己的課程心得,Esteban仔細閱讀每個人的文字,很高興自己分享的旅行經驗可以帶給這些年輕人不同的想法和感動。Esteban把這些幹部的心得放上來,與每個好朋友們分享,旅行的意義。


鍾昀融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三年級

這禮拜在電腦公會的教室裡,聽著講師的分享,我好像也延伸了我的足跡,隨著一張張照片到了東南亞的許多古蹟寺廟裡,看見了許多不同的人和風景。黃國祥老師是這週的講師,帶來的題目是「跨國越界、反思實踐:帶著文化背包去旅行」。老師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在台灣教導新移民學習中文,並培訓許多志工投入陪伴新移民學習的行列,除了工作之外,老師其他大部份時間都在東南亞各國自助旅行,也因此接觸和學習了很多東南亞的文化,老師課堂一開始就和我們說了一長串的泰文,我們台下雖然都聽得霧煞煞,但卻是個很有趣好玩的經驗。

課堂上的一段話我很喜歡:「旅行是把自己拋擲在陌生的國度裡,試著安頓好自己,試著跟當地人溝通聯繫,試著跟各國旅人交換經驗;試著了解自身的文化背包,逐一檢視背包裡的文化價值,看看哪些部份該拋棄、缺少哪些部分,在旅途中重新整理文化背包,最後帶著嶄新的文化背包返家。」老師說,有很多的既定印象或觀感,都是因為我們自身的背包壓著我們造成的,所以我們要去檢視自己身上的文化和別人的差異,進而省思和重新塑造自我的價值。其實如果這個背包背不動,換一個又何妨呢?很多人也許對東南亞有些負面的印象,但是你沒有去接觸過就接受這樣的價值,是有點武斷不公的。如果真的實際走過,一定會再產生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也許和大眾相同、也許不同,無論如何你都自己去感受過了,這些東西一定會來的更加真實和有意義。所以老師很鼓勵我們多出去走走。

聽著老師的經驗,我也受到很大的鼓舞,確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能夠有機會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用自己的雙耳去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一定有更多不一樣的風貌可以挖掘。


陳緯哲 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三年級

聽完了這周的演講,我想,當我的未來已經近在咫尺,離獨立生活越來越近了,應該是時候讓自己去摸索自己的價值觀。來到知青後的許多堂課,聽的看的感覺到的有價值的人生或成功的人生是通達行銷企劃,是專業顧問能幫大客戶解決問題,又或者是善於設計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今天,世界終於進到課堂中了,那種氣氛讓我想走出去看看,也許我再也不是年薪千萬或能坐在人人稱羨的職位,但我跟世界上那麼多人接觸,感受各種風土民情,探索屬於這個世界的美好不也是很值得嗎?把主軸拉回自己的身上,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或說我想過哪一種生活,我的價值觀是什麼?這麼多問題,突然拋給自己,自己有點糊塗了。每次聽到講師講述自己的奮鬥及現在所擁有的地位及所過的美好生活,總覺得我可以模仿他,過跟他一樣的一生也很好。只是經過這次的演講,我發現我很喜歡這樣的旅行,這樣貼近世界的生命,但這就無法與前此次那進入大公司當到經理,後來轉業又成功升到高階主管的人生進行融合了。

我應該更弄清楚自己現在所學是什麼,而且自己所追求的美好到底是什麼?假設我喜歡那種在大公司升職,最後當到高階主管,那麼跟我現在的專業又有何關係?而我是真的喜歡嗎?還是道知青後習得了一些成功人生的模板而想要依樣畫葫蘆而已?實在太多的問題。

說實在的,假設我對那些薪水或職位高低沒那麼在乎,如同講師這種四處體驗文化,接觸各種人的生活經驗的確是我可以,或說我目前的職涯允許我追求的。因為我主修的是華語文教學,對於表演藝術及大眾社會議題也有些涉獵,這個世界不就是我最好的職場嗎?我在害怕什麼呢?在世界上當個華語老師也是我從高中就開始做的夢,為何不滿足?難道是覺得因為不想離開家鄉,還是覺得薪水不一定高,這是個難解的疑問。系上老師總說,只要大家願意,畢業後到東南亞或印度,大家可以馬上找到工作;只是想出國的都想去歐美,剩下大部分人都想轉換跑道或留在台灣。我原本也是很想留在台灣,或甚至轉換跑道,但這次聽過學長的分享後,我的想法似乎有些微地轉變。究竟什麼是我想追求的生活,而我又是誰……。

其實我那天在毛衣裡頭穿了一件蠟染的衣服,是同學暑假去印尼實習兩個月帶回來送我的禮物。這個暑假應該換我去國外實習了……。

放寬心吧!我可以很好的。


許乃權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這次在知青上課,我仿佛體驗到了整個東南亞的文化,光聽老師的敘述,就仿佛身入其境,已經實際到東南亞走一遭,也彷彿自己的泰語已經相當流利,到了已經可以和老師的朋友溝通的地步,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我想一定是因為老師的課上得太生動,讓我太投入了,以致我把老師的朋友當成自己的朋友,把老師的眼睛與嘴巴當成自己的眼睛與嘴巴。

老師一開始就以泰文開場,我一度以為這整堂課都要用泰文教學,所以剛開始有點驚嚇,也有點想要趕快離開這裡,但隨著老師慢慢引進主題,帶領我們探討大家嚮往的國家與想學習的語言,再至老師親身的體驗,跟最後的感想,我被老師上課時的用心所感動,也被老師試圖傳給我們的觀念所引起反思。

第一個,便是東方文化亦有可追崇之處。泰國是如此典雅與信仰虔誠的國家,東南亞的民風善良又可愛,經濟發展也正在起步,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現在大家一致往西看,有點淪於崇洋媚外,認為西方世界就代表著進步文明,其實不然,作為一個世界公民,我們台灣擁有絕佳的地理優勢,應該朝世界各地值得攻錯的文明文化來努力學習。

再者便是給予我最大啓發的老師的提醒:永遠不要失去對人生的熱情。我們常常盲目追求,卻沒有靜下來仔細思考什麼是發自內心想要的。如果是發自內心,在做事情上絕對會充滿熱情。人生有太多選擇,如果每件事情都無法基於熱情與能力的適當度去選擇,那麼人生是會非常痛苦的。

謝謝老師的講課,這堂課真的非常精彩。


徐正綸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四年級

這個禮拜由第二屆的學長透過照片和故事和我們分享他和東南亞幾個國家的連結和他的心得。一開始學長用一連串的泰語和我們雞同鴨講,雖然我們聽得出來是泰語,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能面面相覷的猜測老師試圖要和我們講什麼東西。後來老師才開始進入正式的課程,自我介紹自己的工作和經歷,才知道原來老師不只是簡單的在教外籍配偶中文而已,更是很努力地在推廣東南亞與新移民的多元文化。

其實我這個暑假剛好去過一趟柬埔寨,在旅程當中也有很深刻的感觸;在那邊我看到了收錢就放人出去的機場海關、車禍逃逸的遊覽車司機、晚上在旅館附近做生意的性工作者等等,都讓我覺得很難過;再出發至柬埔寨之前,其實我知道東南亞國家應該是比較落後,但是沒想到和台灣有差這麼多,在每個觀光景點看到小孩群朝著觀光客奔馳賣水果跟明信片,我心裡面其實覺得很不舒服,原來世界上有某個角落的人生活品質是這樣的,而我又憑什麼在台灣享受較好的生活品質?看到柬埔寨的人雖然身處我們看來很糟糕的環境,卻依然為自己的生活打拼奮鬥,不禁會疑惑他們到底是迫於無奈只好奮鬥、還是他們就是真的願意接受現況然後奮鬥、又或者是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品質沒有很好?想了很多之後,覺得心情很複雜,一趟柬埔寨的旅程讓我看到了好多也想了好多東西。所以這次課程中聽了老師的分享,就真的很有感觸,尤其是「文化背包」的概念真的很棒;的確每次旅程都帶著自己的背包去然後裝了一點東西回來,不管是暑假在柬埔寨看到的景象造成的衝擊或是去外蒙古服務的時候和當地人互動都讓我的文化背包裝了很多跟以往不同的東西。

最後,老師分享了一句泰語給我們,告訴我們不要急躁,要心寬;也許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吧,雖然我們背負著很多人的期待,對自己也有很多的期待,但是還是不能急躁,不可能一蹴可及達到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先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期許吧!


陳瑩妯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四年級

暑假時,我與夥伴搭著飛機前往泰北,以教育志工開啟了我第一次出國的經歷。今天的課程該不會全部都要利用這個又熟悉又陌生的語言進行下去吧?當老師用泰語開始上課時,有種莫名的情感湧上我心,就像回到了暑假,學生在上課時,偷偷的用泰語討論著如何回答我問他們的問題。上課前,我十分好奇有這麼多國家可以去,為什麼老師會選擇跟東南亞的新移民們打交道?然而,當我看見老師用照片分享美麗回憶時,臉上的表情、口中的言語再再透露出他心中的答案。

老師分享的第一張照片在寮國,照片裡的男孩,年紀很小就開始工作,讓我想起泰國大象園裡辛苦賣香蕉的小朋友,當我們進場看表演,一群小朋友就圍過來,央求我們買香蕉給大象當食物吃,那時候的心境,真的跟老師一開始一樣,都氣憤的覺得他們應該要認真學習,而不是工作。但是接下來老師的心境轉變,讓我學會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從分享法國麵包,與他們聊天,到西班牙觀光客前來,老師跟當地居民的情感緊緊結合在一起,看到有生意上門,心中既雀躍又興奮。嘗試溝通後,我們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想法及結果,也更拉近不同地區、語言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今天老師的分享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我發現「美麗的風景,如果沒有機會跟當地人互動,旅行的感受是平面的」這句話的真實。當志工時,我從與當地校長、老師、小朋友、地方居民等等的相處過程中,不但更了解泰北的風俗民情,還知道了國共的歷史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從跟小朋友的互動中,我學到要常常與大自然為伍,也要時時刻刻知足常樂,這些感受,讓我看到了不同於風景的美麗。

最後,老師送給我們許多他從旅行中體會到很棒的人生思維:Jai yen yen(泰語),心寬的意思。老師藉由他的例子,不斷的鼓勵我們遇到事情,不要內心急躁,懷疑自己能不能辦到,要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因為當我們常以喜樂的心去做時,我們會發現其實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困難、恐怖、有阻礙。另外,「不要拿別人的背包壓死自己,因為那是別人對你的期待,並不是你自己所要的」,這句話帶給我很大的省思,讓我重新思考過去自己哪些事情是為了不辜負別人而做的,並能持續檢視未來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下去,該怎麼堅持自己所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