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四年級 廖同學
一直以來我們被教育著,西方是文明的,非亞是相對落後的,我們要學習文明、向文明邁進,並且柄棄不聞名或落後的文化與習慣,其實我們是用自己、或是社會大眾的文化背包,被教導著用這樣的角度和思想去評斷所謂的文明與不文明,但是我們都忘了,文化,就是文化,文明與不文明只是習慣和傳統的差別,並非文化的優劣之分。尊重是不同文化碰撞時最重要的一步,就像老師去緬甸時在寺廟躲雨,看到小學生赤腳開心的踏水而過,學習對方的習慣,了解對方的想法和傳統,進而認識對方的文化,才是旅行和交流的目的。
過去自己對於東南亞的移民也有很多微詞,認為他們就是不乾淨不衛生不文明的代表,其實同時間黑人和白人也用相同的想法和標準對待我們,但我們知道自己並沒有比較低階,只是有不同傳統和想法而已;如果不放下對彼此的歧見,人生會失去很多有趣和重要的體驗與體會,這堂課後,深深省思了自己過去文化背包中那一疊疊厚重的枷鎖,希望自己能學著尊重和了解,因為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他的特色和厚度,能讓我們驚豔、豐富我們的人生,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框和限制,自由的去旅遊去感受存在這世界上的所以不一樣和不同。旅遊方面,希望自己以後也能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和國家去尋找去期待被激烈碰撞的衝擊,很感謝學長的分享,讓我更有勇氣向旅行和那些旅行中所能得到的經驗邁進與期待。
本周嘉言:「人與人最大的距離,是文化。」
國立中央大學資工系四年級 林同學
我的學校位在中壢,記得三年前,在剛升大學那年暑假的某個假日午後,我獨自搭火車南下來到這個陌生的城鎮。火車上的乘客很多,車廂裡的空氣混雜着各種氣味、窸窣的人聲在移動中的車廂內傳遞着。大多數台灣人在公共場合習慣輕聲細語,乘客們多半交頭接耳地講悄悄話,像是怕別人聽到自己的秘密。火車一路駛到了桃園站,立在門邊的我望著車門打開,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群膚色、輪廓都較台灣人深,嗓音也較洪亮,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男男女女,隱約記得當時腦海中浮現了「外籍勞工」這樣的字眼。車廂內的氣氛從他們一進來以後,就從安靜轉成被全然聽不懂的語言及笑聲填充,在車上的台灣人各個都看起來有幾分緊張的神色,我也不例外,他們強烈的陌生感,這讓我感到侷促不安。
人與人間最大的距離是文化,當對於一個文化不太了解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產生抗拒,受自幼教育的影響,我們對於西方歐美地區文化的了解總多於東南亞世界很多很多。在大學時修了一些與族群與多元文化相關的課程之後,對於東南亞的國家及族群及其在台相關議題才有更進一步的思考。我後來想,如果今天在火車上的人是一群歐美人士的話,也許當時的情緒完全就不同了,我可能會期待跟他們講些話,讓自己更接近「高級」的文化位階。然而靠著修課與閱讀相關資料的方式雖然可以增加知識,但無法和實際去接觸他們的文化相比。
當講師和我們分享他在從事多元文化教育新移民的工作、以及他長年在東南亞地區旅行的經驗,我才看到若真正要減輕自己裝滿偏見及刻板印象的「文化包包」,是必需親身體驗一趟的。透過這些與當地人的互動,語言的學習,我們才能感受他們的文化深度還有價值觀,「將文化當成橋梁,而不是隔閡。」而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旅程,我們也才更容易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本周佳言:「將文化當成橋梁,而不是隔閡。」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三年級 林同學
收到課前作業的當天下午在一門太平洋島嶼國家的課程也恰好討論到移工、移民的問題,諸如大批移民對移入國和移出國家造成的社會問題等,在討論太平洋島國的問題外也思考到自身台灣也正發生大批移民的事件,大部分的同學對越南配偶或是勞工仍是存在較負面的印象,或許是相對國家階級而產生的優越感、或許是媒體的操作,使得我們大多看到外籍配偶或外籍勞工的負面新聞,繼而在心中有一種既定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可能就向黃老師說的「文化背包」,是社會、家庭環境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的,黃老師在每一次的旅行前總是心驚膽顫的出發,但其實到了當地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藉由旅行,和當地居民互動溝通,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更新我們的文化背包。
另外我認為有另一種更新文化背包的方式,就是和外籍移民做朋友,或是認識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同學,前幾年曾參加過的一個亞洲科學營的活動,認識來自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的學生,發現他們國家的大學教育也是栽培出許多科學人才,而不像我以往想像中的落後,當然這可能是在來自城市的小孩,但也讓我藉此認識越南人的傳統服飾和一些越南語。近年來,我到比較多看到政府對於新住民許多友善的政策,像是有社區與泰勞共度潑水節、或是鄉政市公所辦理與新住民的交流活動等,讓我們對新住民有所了解,和他們和諧相處。
本周嘉言:「在每一次的旅行更新你的文化背包。」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學系四年級 王同學
多元文化在台灣目前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們現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交換學生,到路上日漸變多的菲傭、外勞等等,台灣社會儼然成為一個民族大熔爐,政府近年的政策有許多和外來民族有關,如何去相處和溝通,將會是我們社會上重要的課題。
黃老師對旅遊有豐富的熱情,用他的足跡踏遍了東南亞各國,其實這是我所十分嚮往的。在我的人生規劃裡,本來就計畫著在畢業後給自己為期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去旅行。我們常常在書本上或是電視上看到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生活,但那都只是「知識」而已,我想要把它化為「嘗試」,也就是自己親身體會,雖然說之前也有出國的經驗,但我真正所想的就是和黃老師一樣的,揹起一個背包,雙手空空的去,卻是滿載而歸的回來。有人問說,難道不怕在國外被欺負、或是受到衝擊嗎?我會回答,這就是我的目的,親自被當頭棒喝一番,真的比什麼都還要有用,親自體會什麼是好,什麼是適合,這比聽說還有用,這也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老師也在課堂上提到了,關於新住民在台灣的狀況,我覺得我們台灣人對東南亞的外來居民,有一種先天的不良成見,可能是因為膚色,可能是因為語言不通,向路上常常看到「外籍新娘三十萬元辦到好」等等廣告標語,這樣的婚姻好像是在進行人口販賣的交易,把外籍配偶視為傳宗接代工具及廉價勞工,不僅把婚姻關係及外籍配偶商品化,更顯露出台灣社會潛意識裡對這些東南亞外籍配偶的歧視與不友善。帶著「妳是我用錢買來的」想法而形成的婚姻,其婚姻關係是很難對等的。常常大家都會覺得,東南亞來的妻子,就是要做什麼粗活或是都幫傭,這種觀念在現在的社會是非常可笑而且令人不齒的,平平都是生為人類,我們憑什麼幫別人貼標籤,這種思考模式只會彰顯我們台灣人的人權文化教育不足,有鑑於此,近幾年來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識,逐漸抬頭,不只是針對新住民,也是針對我們這些本土台灣人,畢竟了解多元文化的內涵,尊重每一種文化的獨特性,將可消彌不同文化間因差異而產生的衝突,達到和平共存的理想境地。
本周嘉言 「永遠不要失去對人生的熱情,永遠不要失去對人性的樂觀。」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四年級 葉同學
2009年我在英國的Warwick Castle的塔頂參觀,兩三個白人小孩玩鬧著衝過我的身畔,肆無忌憚的將我推了一把,白人爸媽匆匆趕向前勉強地對我說了聲抱歉;Tube的車廂裡,當我走進白人的視線,凍結的氣氛讓我像不小心闖入神聖殿堂的罪犯,我的存在就是原罪,無處可躲。17歲,我在英國的街頭,親身體驗種族歧視字面下更刺痛的意涵,是在描寫更多的冰冷和心寒,也讓我更深刻的感受自己是個異鄉人。
我是去英國觀光,12天後我回到友善而溫暖的台灣,縱然使我印象深刻而難受的種族歧視也成了回憶的篇章,然而,東南亞的移民與移工在台灣求生存,除了身體上的疲累以外,更多心靈上飽受歧視的難受,24小時無法逃離,無數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了生存他們不能回去,被歧視必須成為他們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不管他們是否願意。
所以我認為台灣能有像講師Esteban一般在關心新移民的人,才真能堪稱他人生命中的天使,大愛與關懷在每個需要友善笑容的移民心裡,成為了冬日裡的暖陽,我覺得,很偉大。
文化背包是我們看待世界的基礎和角度,保持一顆不設限的心,才能讓更寬廣的世界走進我們的胸口,去了解背後的文化厚度,進而反思自己的國家、反思自己,尋求一個進步的可能,這是我從講師身上看到同時也是我自己體認到,旅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
本周嘉言:「永遠不要失去對人生的熱情、永遠不要失去對人性的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