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第十四屆知識青年幹部【向「他者」學習:旅行在信徒的國度】課程心得(1)

寫在前面:Esteban今年再度受邀至中華知識生產力協會授課(2012年12月),對象是來自大專院校的第十四屆知識青年幹部,講題為「向「他者」學習:旅行在信徒的國度」。課程結束後,每位參與的學員們都撰寫了自己的課程心得,Esteban仔細閱讀每個人的文字,深深為年輕學子的想法和經驗感動著。Esteban把這些幹部的心得放上來,與每個好朋友們分享,旅行的意義。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 林同學

學長一開始連串泰語開場就嚇的我不知所措,回想起來東南亞其實對我是既熟悉又陌生。對於東南亞的認識不外乎來自於課本知識或者一些人的口耳相傳,但實際上對於他們的文化社會真正的型態去又是陌生無比。

我覺得學長對於自助旅行的想法非常有意義,以更包容和欣賞對方文化底蘊的態度去旅遊會比單純的去看名勝古蹟有更多的感動,事實上在看國祥學長秀出來的照片的確讓人非常的感動,感動並非來自美麗的景色或壯觀的建築,更吸引我的是聽學長說著在地人的故事。一些拼命在底層和生活搏鬥的人卻有很純真的心以及我們這些自認文化位階較高的人所沒有的智慧。

事實上,學長在分享當中也不斷提到文化位階的問題,我覺得每個人從出生就有太多被塞進腦子的文化包袱,我們已經習慣在還沒深入了解前,就趕緊為別人貼上標籤。當充斥著太多標籤化的世界,就少了那麼一點心意相通的感動。因此像學長這樣深度的旅遊真的可以讓自己的心胸更開闊,降低很多自己文化包袱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可以用包容的視野去欣賞別人的文化。

分享的最後學長說:現在不論別人說我是泰國人、原住民或華僑我都 覺得沒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是誰,如果別人願意聽我說那我會多說一點,如果別人不想懂也無所謂。這是我所看到學長經過這麼多旅遊和經驗所淬練出最真實的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永遠比別人認為你是誰來的重要,也因為知道自己是誰所以能夠認清自己的夢想、所做的努力以及最真實的收穫。

本週嘉言:「感動人的不是古蹟,而是努力工作人的背影。」


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五年級 孫同學

有一句很老梗但仍舊很有道理的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的講師很生動的詮釋了這句話的意義。透過今天的分享,透過老師的經歷,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文化背包,以不同角度去體會了東南亞,一個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卻一直沒有好好去認識的地方。

在老師的分享中,我印象中很深刻的是有一張關於東協的圖片,每個國家都展現了各自的民族風格,呈現出多元的面貌。然而,在看到這張圖片之前,不管是緬甸,越南,還是印尼等,對我來說都只是泛稱的東南亞,走在路上,我分不出來各種新移民的國籍,頂多只分的出越南河粉跟泰式料理而已。然而,透過一張張的照片分享,我看到的是很深,很多元的文化底蘊,在宗教,在生活方式上,他們展現了獨特的生活智慧。

另外一個令我衝擊很深的是東南亞各國人民對我們台灣的看法。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告訴我們的是台灣對於東南亞的投資,東南亞各國人民來台灣賺取比起家鄉更高的報酬,甚至很歧視的指新移民或移工來台灣享受社會福利及帶來諸多社會問題。然而,當老師告訴我們,東南亞各國人民及其政府其實把華人把台灣人視為剝削的資本家,種族歧視者。(就好像我們會說白人歧視我們,帝國主義那樣)或許,當台灣人自許多元文化,稱「人」為最大的資產時,是否該反省,我們的多元善良是否只對於文化階梯高於我們的民族,對於東南亞,甚至其他經濟實力不如台灣的國家還有同樣的善良跟多元嗎?

這次的分享還有個很迷人的地方在於老師觸動了大家對於當背包客的慾望。從高中開始,因為看過一本書的關係,我就一直對於蒙古跟絲路有很多的想像。期許自己有天能再漠北草原漫步,體驗馬上民族的文化。但其實心裡一直對於當背包客有點恐懼。但透過老師的分享,我發覺其實一切沒那麼可怕,只要放寬心,鼓起勇氣就對了。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踏上屬於我自己的旅程。


本周嘉言:「把文化當成橋樑,而不要把文化當成隔閡。」


長庚大學醫學系五年級 蘇同學

老師是一個標準的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自己的夢想之中的人,其實我自己也是個愛旅遊的人,現在也正在規劃能在兩個月的旅遊之中,利用有小禮物的方式來刺激大家捐款的動機,雖然沒有像老師一樣能替東南亞的那些人或是在台灣的那些新移民做點事情,但是我希望能透過這樣子的過程之中,除了能真正募款到金額外,也希望大家在自助旅行這麼盛行的情況下,能像老師說的背著自己的文化背包,並且帶著新的文化背包回來,並且能在旅行中再添加一分有意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老師對於文化差異的看法很正面,這也是台灣人常常缺乏的,往往我們先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想對方的行為,用我們自以為的文化階級去猜對方的想法甚至有些人還會用自己的社經地位去對這樣子的事情做出探討,如果他們能像老師一樣在出國前把這樣子的想法裝在行囊裡帶出國的話,且能真正的走入市集,走入國小或是到鄉下,不再只是走馬看花的話,我想台灣對於新移民的觀感會漸漸地改變,也不在會利用聳動的標題去描述一件文化差異的問題。

老師最後放了一個天虹戰隊小學的影片,其實我很喜歡看這類的影片,充滿勵志且能讓大家更了解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需要幫助的人,且他們是這麼努力地在那樣子的環境下生存。但是在這感動之後,我會想問個問題,利用這樣子的電影模式的確會比紀錄片來的更吸引人,更得到各界的共鳴,但是有時候這樣子的電影是否會太過於商業化,或是更容易扭曲事實的真相,但若完整呈現卻又少了那麼一點戲劇化的特色,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我想是我之後看這類電影時,所必須去關注的而非被電影公司牽著鼻子走。

本周嘉言:「人的好壞不是只有你那時候的判斷。」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四年級 孫同學

第一次從學長口中聽到「文化背包」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思考了一下從小到大對外籍勞工和新娘的印象,幾個形象浮現腦海:「皮膚黝黑」、「國語不標準」、「看起來髒髒的」、「被老闆剝削」、「治安問題」...雖然我很明白這個角度是很偏頗、甚至帶點歧視的意味,但這個印象似乎就是根深柢固的在我心中,怎麼甩也甩不掉,即便我已經算是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也明白歧視是不對的心態,但我還是不得不否認,整個社會刻印在他們身上的眼光,不是光靠教育就能消除的。那麼,問題出在哪邊呢?

這讓我聯想到九月底在政大發生的新聞,新聞報導政大最近有色狼出沒, 警察初步判斷嫌犯「很可能」是附近工地的外勞,雖然並無進一步證據指出是外勞所為,但底下許多網友的回覆,都直接把矛頭指向外勞。
我摘錄幾項回覆如下:

「可惡的外勞!!」、「台灣法令要不要針對外籍男外勞做出嚴格處分?」、「外勞有夠沒水準!」

事實上,警察的話說得很保守,只說嫌犯皮膚黝黑,可能是外勞或是附近就讀的學生,但新聞報導斗大的標題就寫著「政大出沒襲胸狼 疑似外勞」,過分誇大了外勞犯罪的可能性,也誤導了民眾的判斷。那時我就在想,若這群外勞真的是清白的,誰能還他們公道?或許他們光是走在指南路上,就要背負住戶和學生各種的異樣眼光、忍受台灣人的不友善......

這篇帶有刻板印象的社會報導,恰恰反映出了台灣媒體常誤導民眾思考的現象,台灣媒體很擅長製造族群對立、激起社會情緒(舉例:台媒特愛報導關於南韓的不實謠言),以藉此提高收視率和點閱率,媒體常用主流的眼光去歧視新移民和外勞,長久下來,我們只要看到外勞,就聯想到「髒亂」、「治安問題」;看到外籍新娘,就聯想到「教育問題」,當群眾越相信某種價值,該價值就會愈發地透過媒體深化到我們的內心,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要扭轉這個現象,除了透過教育之外,媒體工作者的自律也至關重要,民眾很難控制自己不去點閱和收看這些標題聳動、意圖製造族群對立的報導,但我們可以做的是,當這些帶有刻板印象報導出現時,告訴身旁的讀者,這是篇政治不正確的報導,就像其中一名網友的回覆:「重點不是外勞吧!色狼無國界!會提外勞是指嫌犯外表上的特徵,希望大家留意,不是要大家與外勞為敵。」

衷心的希望,台灣能夠成為更進步、更有包容力和多元觀點的國家。

本周嘉言:「認真工作、實踐夢想、享受人生。」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四年級 唐同學

自小受的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西方文明」,說穿了不過就是「文化階梯」,而文化,其實是沒有高低、沒有優劣之別的,我們常常帶著某種‘角度’看世界,從歐美來的就會覺得好先進好棒好有文化,從非洲、東南亞就覺得不好落後,但其實這都是老師說的文化背包!我們帶著有色的眼鏡看著別人,那怎麼能希冀別人能公平地看待我們?更遑論,如果需求真正的進步,或說真正對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我們更是必須試著從文化背包中脫離,把背包中的東西搬出來,放進新的價值觀和想法,而所謂的‘新’,是只要用心清楚地看,這些,是能透過簡單的方式去感覺的-旅行,腳踏實地的,去觸碰去感動,才有辦法在文化互相衝及和激盪之後得到真正的感動和領悟。

看到老師分享的照片,每一張都有想法,都有意義旅行,不在只是在紀念碑或景點前拍拍照、或吃吃旅遊書上的食物,而是紀錄下此行中對於所有人事物的感動和故事!旅行之所以讓人著迷,不在於奢侈品的血拼或飯店的品質, 而在於行程中所能得到的故事和角色,隨著更深度更自由的挖掘和探索,重新去認識去觸碰真正的文化和傳統,點點滴滴在旅行中蒐集,並將他們整理成,漸漸的,我們把背包清空把刻板印象刷洗乾淨,裝進大把大把的感動和故事的美好,就能感覺那些在經年累月下所形成的歷史和文化的厚度,而不再是文化表皮那些文明與否的膚淺問題了!

本週嘉言:「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是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