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02

Esteban的閱讀筆記【母性的再製: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Chodorow, Nancy(1978)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這本書討論的重點在於,「母性」(mothering)如何透過性別分工而不斷再製下去。亦即作者透過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學派理論,試圖說清楚一件女性主義者和社會學家都未曾仔細說明過的事情。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性別認同與社會化的過程,是在一個動態且日常的狀態下,逐漸被形塑起來。在這個認同形構的過程裡,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主義者批判「母職」(motherhood)在制度層面帶給女人的枷鎖,但卻未能提出有利的解釋,說明母職產生與延續的社會邏輯。社會學家認為每個人出生後,就不斷地被社會化,但是社會學家也只說了每個人都會被社會化的現象,而無法清楚地指認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到底社會化是如何運作,進而讓社會規範得以進駐每個人的心靈。精神分析在這個時候可以有很好的作用,它幫助社會學家理解所謂的「行動者」,其內在思維的運作邏輯與認同方式。

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伊底帕斯情節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通過它造就了異性戀的性欲傾向,以及女性氣質與男性氣概。然而作者將分析的目光著眼在「前伊底帕斯時期」,也就是男女孩同時都迷戀著母親的那個階段,重而翻轉了佛洛依德的論述,並肯定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具有的主動性。

依據作者的分析,母親自覺地以不同方式對待男孩與女孩,因此形塑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男孩子從「前伊底帕斯時期」進入「伊底帕斯時期」的方式,是非常劇烈的變動,以一種與母親斷裂的方式,放棄對母親的依賴,轉而認同父親所代表的「抽象男性氣概」。女孩子則否,她們經歷了較長的「前伊底帕斯時期」。從「前伊底帕斯時期」到「伊底帕斯時期」,女孩子都一直與母親保持著連續性的關係,並且同時依戀著母親和父親。結果造成男孩子在認同上的焦慮,因為他們必須向父親的抽象男性氣概認同,但實際上父親在自己被養育的過程中總是缺席。女孩子則較能與他人維持持續性的關係。所以最後作者認為,一定要把男人帶入照顧孩子的工作來,讓小孩同時有可以明確認同的父親與母親,並且讓女人得以從全職的照顧者職責中解放出來。

◆第一部分:設定問題:母性與性別的社會組織

◎第一章:導論

這本書分析女人的母性(mothering),以及女人的母性如何透過世代而不斷複製下去的方式。關注的核心是「母女關係」,Chodorow認為是母親的教養,使得女兒具有母性的能力及慾望,「母性角色」在母女關性中建立、成長與茁壯。不同於Rich使用“Motherhood”這個字來分析「母職」,Chodorow則使用“Mothering”這個字來分析「母性」。關於女人的「母親角色」,“Motherhood”與“Mothering”這兩個字的涵義是否有所差異?

女人與母親兩者被劃上等號,在我們的社會中,或者是大部分的社會中,不僅養育小孩,也是最主要的嬰兒照顧負責人;女人的母性(mothering)是性別分工得以普遍和持續的主要成分之一。母性在家庭領域中不斷被實踐著,並且這個角色更得到心理學上以及意識形態上的顯著性,更定義著女人的生命。

從歷史上來看,約兩個世紀以前的女人同時參與生產與再生產的工作。工業革命後,以及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使得工作與家庭逐漸產生分離。這種生產方式改變的狀況,也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進程,使得家庭形態產生改變,現代核心家庭成為社會中主要的家庭組成方式,家庭也成了現代社會中的私人領域,女人變成了專門照顧小孩與男人的角色。同時期學校教育和有組織的小孩照顧機構的發展,卻沒有排擠掉女人的母性角色,反而是以一種補足女人母性角色的樣貌存在著。

主要兩個女性主義思潮影響這本書,一是「性別組織」(the organization of gender),也就是Rubin所提出的「性/別體系」(sex/gender system);二是建制化的性別組織,公/私領域的分離。女人的母性角色決定了女人在家務(私)領域中的地位,並創造了女人和男人在公/私領域中的結構性差異之基礎。而異性戀婚姻使得男人掌有控制女人的性、生育能力、小孩的合法權利的權力。總之,性別分工與異性戀婚姻共同把性別組織、生產成一種不平等的社會關係。

◎第二章:為何女人當母親

為什麼女人總是被等同於「母親」?我們常說“父代母職”,卻鮮有人說“母代父職”。女人的母性角色讓女人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同時也包括女人的生命經驗、關於女人的意識形態、男性氣概的再製、性別不平等的現象、以及特殊勞動權力的再製。

Chodorow認為多數的社會學家都遺忘了「女人的角色」。即使像Engels強調現代社會物質生產的親屬基礎形式,以及生產、再生產透過親屬規則組織起來。但是在現代社會中,親屬的功能逐漸下降且被其他事物所取代。此外,儘管「生產」移出了家庭,但是「再生產」卻更加定義著、環繞著女人的生命。還有一些理論家曾經調查了「家庭」,例如Parsons、法蘭克福學派、女性主義理論家、人類學家,但是他們僅將「母性」視為女人的中心角色,視為社會、心理、生物性的自然功能作用,並未質問女人本身如何被生產,以及女人為何持續將自己定位於特定的社會經濟地位。

從本質而來的論點

許多關於「親職」(parenting)的解釋,特別是盛行的非女性主義理論家,都可視之為“生物學上的自我解釋論”。他們雖然具體化了性別的社會組織,但卻將之視為一個天生的產物,而非是一個社會性的產物。「生物進化論」則視母性的再生產為不可變動的事實,女人應當都是母親。但是人類行為並不總是受到生物本能所決定,文化的中介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必須質疑上述生物性宣稱的假定。

生物學/遺傳學認為是染色體(XX或XY)造成兩性間的差異;男性與女性不同的荷爾蒙則影響兩性在照顧行為上的不同表現。心理學家則認為女人天生具有「母性動機」(maternal instinct)。但像荷爾蒙對人類行為既不是“必須的”,也不是“足夠的”影響。男人與女人都可在平時表現出相同的照顧行為。

角色訓練的論點

一些女性主義理論和社會心理學家重要的理論是(性別)角色訓練、學習,這是指女人的母性,就像其他面向的性別活動一樣,是一個女性角色訓練和認同的產物。但是Chodorow認為母親的角色是一個歷史的產物,並且具有心理學上的角色基礎,存在於對小孩與自我關係的定位上。

關於女人和男人的角色,存在著一個不對等的狀況:男人是被女人心理地、社會地再製;女人則是相當程度地靠自己再製自己。Chodorow認為心理分析的理論可以提供我們分析社會化的狀況、社會再製的系統性知識,心理分析理論認為主要的性別社會組織的特徵,是經由「家庭」所再製。

◎第三章:心理分析與社會學的探問

作者在這章清楚地交代自己所使用的心理分析理論的派別:「客體關係」學派。在詳細說明該學派論點之前,她介紹了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分別是「心理的地形學」: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之劃分;「人格的結構」:本我、自我、超我;「心性發展理論」: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的發展。在Freud之後的兩種心理分析派別(應該是眾多派別中的兩種吧?):「文化學派」與「客體關係學派」。

文化學派的學者,例如佛洛姆、荷妮等人,與Freud持相反觀點,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但其觀點卻有侷限性,在他們的分析中,人不再是一個自主的行動者。

客體關係學派則強調性的重要性,且認同性在早年時期被組織的看法。認為小孩早年嬰兒時期經驗到的社會關係,會決定日後的心理成長和人格形成。Chodorow認為母性的再製是和早年經歷的親職(parenting)經驗有關,在家庭的結構和過程中,不對等的親職組織影響潛意識心靈結構和歷程。

考量證據

Freud建立心理分析的理論時,論證的依據主要來自臨床的資料。而Chodorow則表明她接受心理分析是一個心理發展理論的看法,而不是一個關於文明發生的起源和討論文化的本質的理論。她也指出心理分析理論中,對於家庭觀念的侷限性和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

◆第二部分:心理分析的故事

在Freud的心性發展理論(psycho-sexual development)(註一)中,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是個體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因為出現在這時期的伊底帕斯情結,對於小孩的性別認同與自我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力。不過男孩和女孩在這時期的發展情況是不一樣的,男孩的戀母情結(註二)與女孩的陽具妒羨情結(註三),使得男孩與女孩分別相對應地認同父親與母親。

Chodorow雖然認同上述伊底帕斯情結的影響力,但是她解讀這時期男孩與女孩的發展方式卻相當不同。第二部分就是本書主要論證的章節,分別從嬰兒與母親早期的依附關係、兩性在前伊底帕斯時期不同發展狀況、女性在伊底帕斯時期的發展、伊底帕斯情結在青春期的影響、後伊底帕斯時期的性別化人格,逐一探討母性的再製過程。

◎第四章:早期心理發展

母性的再製從最早的“母親---嬰兒關係”便開始。

心理分析學派強調嬰兒的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息息相關,而嬰兒早期的關係幾乎獨占地與母親相關,所以可以說早期的關係就是建立在“母親---嬰兒關係”上。

照顧者提供的照顧品質會影響嬰兒的自我發展、自我形象、基本情緒狀況。這時期嬰兒和母親的關係是連續性的,嬰兒並無法分別自己和母親是分開的兩個個體,嬰兒無法區分“我”和“非我”,處在一種自我陶醉(narcissistic)的狀態。但是和母親的分離會使得嬰兒感到焦慮,並且第一次感到“自身存在感”。在嬰兒4、5個月到1歲時,會到達一個「母子雙元系統的象徵階段」(a symbiotic stage of mother-child dual unity),這時期嬰兒在母親與自己時而分離、時而不分離的經驗中擺盪。

心理分析學派認為個人的自我認同有兩個來源,一是個人內在身體生理經驗與更內在的自我核心之整合,一是透過與客觀世界之區分來形成自我。而自我的成長與區別對母親的依附是嬰兒獨立的課題,使得自己的發展不是被動適應外在世界,也能進而對之產生影響。之後「現實原則」進入嬰兒的情緒領域,使他認知到母親與自己是分開的兩個個體,有獨自的興趣和活動。

除了母親,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父親在小孩成長過程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父親使孩子區別自我,亦鞏固了與客觀外在之區別。嬰兒的客體關係隨著與母親分離的認知改變而改變。不過在頭幾年的發展過程裡,認同感、整體感、關係中的自我敢已經產生,這些變化將成為心靈結構中重要部份。

◎第五章:母親與母性的關係

儘管心理分析的學說強調母親與嬰兒的特殊關係,但不管是男孩或女孩,早期的關係狀態應當創造他們有「做父母」(parenting)的能力,因為他們都曾被母親養育過。但這些看法在心理分析的理論中不曾出現過,因為他們直接詢問為何是女人養育小孩,而非詢問男人這樣的問題。然而Chodorow肯定詢問“母親與她自己小孩的關係”,這樣問問題的方向是正確的。

接下來她將說明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客體關係經驗,以及這些經驗被內化與組織化的狀況。

◎第六章:前伊底怕斯時期裡的性別差異

男孩與女孩在「前依底帕斯時期」的不同發展,根植於母親的母性。特別是母親和女兒是同一個性別,而兒子則否的情況。這種情況導致母親對於女兒和兒子採取不同的養育方式,這也是在家庭中不同且不對等的親職分工方式所造成的結果。

母親不會將女兒視為是和自己分離的個體,但對兒子則否。不過母親總傾向於視小孩和自己之間有一種連續性與統一性。女兒和母親之間的共生感會逐漸增強,但母親會把兒子視為對立的男性。母親和女兒初始的關係感使得她們彼此覺得相似,這也建立了伊底帕斯時期的基礎。

◎第七章:客體關係與女性的伊底帕斯結構

Freud認為伊底帕斯時期最主要的任務是準備好發展成人時期的異性戀關係,女孩的主要的任務就是要變成對男人有性趣(become oriented to men),形成具有“維多利亞特色”的異性戀特質。此時女孩把從母親的愛轉移到父親身上,變得比較順從,然而男孩則沒有對應的改變。異性戀性傾向對女孩來說,是伊底帕斯時期主要產物,不過Chodorow認為如何解讀這個產物是一個問題(problematic)。

男孩為了避免受到懲罰轉移原本對母親的愛,改而認同父親,因為這使得男孩能得到能施予他人懲罰者的利益,變得有男性氣概及有優越性。女孩則認同母親的一般女性從屬狀況及母親的異性戀狀態,這時女孩子也透過這些認同來替自己將來的母性角色做準備。

傳統對於伊底帕斯時期的看法關注女兒對父親的異性戀性傾向的情感依戀,Chodorow則關注母親與女兒在這時期的關係,性取向只作為背景陳述。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客體化過程塑造了不同的性別化人格。

Chodorow認為陽具妒羨是過度簡化的觀點,而且在Freud的理論中男女孩的發展是不對等的。女人的異性戀性取向是在:(1)和母親的關係中及尋找陽具的力量;以及(2)被鼓勵向父親尋求性滿足所導致。是父親使得女兒成為異性戀並具有女性特質。Chodorow認為:女孩發現母親對於像父親這樣有陽具的人會產生愛欲,因而轉向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陽具以獲得母親更多的愛。

◎第八章:伊底帕斯決議與成人期的重演

進入青春期後,這時的客體關係和伊底帕斯時期類似。在我們的社會中,女兒仍然和母親維持內在與外在的關係。不過女兒經歷的是一種三角關係,也就是「父親---母親---自己」的關係,男孩則無。

◎第九章:佛洛伊德:意識形態與證據

在這章Chodorow質疑Freud理論的一些問題,認為他不夠了解女人,而且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撐他的說法。男性的伊底帕斯情結是對女性的污衊,認為「反正女人就是那樣」的看法。儘管Freud強調差異(difference),但在Chodorow看來不過是將差異等同於“優越”或“從屬”的說法。更重要的是Freud是以一種男性的規範與教條來闡述他的理論。

◎第十章:結論:後伊底帕斯性別人格

伊底帕斯情結和家庭結構有關,並非是生物性的必然結果。伊底帕斯情結應強調的不是性別認同及異性戀情欲,而是不同性別的人們在「關係潛在性差異形式」的制度化(in the constitu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relational potential in people of different genders)。對女兒來說,伊底帕斯時期的經驗不是完全從母親轉向認同父親,而是在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中再加上與父親的關係,最後女兒並未真正解決前伊底帕斯與伊底帕斯時期的問題。

◆第三部分:性別人格與母性再製

◎第十一章:成人生活的性社會學

女孩與男孩在建立關係上不同的能力,是因為成長在一個母親為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中。母親的母性使得男孩與女孩有不一樣的認同情形。男孩的發展比女孩更複雜,因為男孩必須不斷維持被期待的性別角色認同與性別角色的假定。女孩持續認同母親,因為她們與母親的關係本來就不曾被切斷過;男孩則轉向認同父親,依據持續缺席的父親的形象來發展男性的性格。總之:女孩的認同過程是關係性的,男孩則是傾向否認關係。

文化上對於女人的定位以及女人的母性使得女人持續處在從屬的地位。因為女人總是主要的照顧者,男人總是離家工作並從照顧工作中缺席。

◎第十二章:家庭的心理動力

Chodorow在這裡重述了上面的觀點,認為女人的母性角色是能解釋社會結構持續的原因。母性使得女人不斷複製照顧的角色,同樣也抑制男人的照顧能力。

後語:女性的母性與女性的解放 最後這部分Chodorow回應對她的分析的批評,並提出有助於女性解放的方式。她認為兩性共同育兒,改變方工的方式,才是根本的做法。兩性共同分擔育兒的責任,讓下一代同時有兩個親合的對象,才能改變母性再製的情況。

註一:心性發展理論將人格發展區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腔期(出生~二歲)、肛門期(二~四歲)、性器期(四~五歲)、潛伏期(六~十二歲)、兩性期(青春期開始),各個發展階段皆在尋求本能的滿足。

註二:據Freud的說法,戀母情結是男孩認同父親的重要過程。男孩將父親的行為態度吸收,形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更是超我形成的重要部份。

註三:據Freud的說法,陽具妒羨是女孩認同母親的重要過程,但是這個過程遠比男孩所面臨的狀況複雜。女孩發現自己沒有陽具因而抱怨母親沒有給她一個陽具,所以轉而希望父親喜歡她,因為父親是有陽具的人。Freud更指出女孩的超我比男孩弱些,因為他認為女孩接受社會行為規範的動機不強,因為反正她們已經被閹割了,沒有什麼可以損失了。儘管如此,在現實生活經驗裡女孩和母親接觸的機會還是比較多,因此母親在許多方面還是成了女孩主要的認同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